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為覓地起樓推出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面對四面八方的圍攻和反對,林鄭仍「堅定前行」,連日來強硬反駁各界的反對聲音,她承認計劃「無疑會是昂貴的」,但若單憑昂貴就放棄計劃,是「想法狹隘」,因為填海計劃將滿足香港未來的長遠發展及社會需要,反對者不應「以個人喜好凌駕於27萬等上公屋家庭之上。」
記者:盧沛立 攝影:黃雲慶
歎新界拓地費力耗時
林鄭指,過去10多年無進行大型填海,開拓新增土地出現困難,過去開拓土地都十分困難,例如新界規劃問題,她憶述曾任發展局局長時的新界東北發展出現很大阻力,至今10年仍未完成清拆、重置等問題:「講起新界東北唔係諗起地,而係衝擊立法會,可想而知幾咁困難。她指明日大嶼計劃是滿足未來數十年的發展,龐大投資並非一日用盡,而現時每年的基建撥款都過1000億港元,而這些工程會完工,基建要有持續性。林鄭又在在公開場合呼籲,反對填海但「其實無乜理據反對」的人士,放行明日大嶼,,不要用司法覆核拖延填海。「為香港未來著想,唔好以個人喜好,凌駕於27萬等上公屋的家庭,好多小朋友的健康都受居住環境惡劣影響。」
林鄭又稱,政府承諾會以「最環保、最保護海洋生態方法」去填海,並強調政府已聘請過專家檢視建議,他們均認為該處適合進行填海,「如果唔做呢個工作,我哋恐怕有愧於下一代。」林鄭月娥在出席電視節目時指,市民僅透過新聞、時事評論或社交媒體接收有關訊息「恐怕有啲偏頗」,籲市民花時間整本施政報告讀一次,「問下自己呢本施政報告畀到咩佢呢?」她又指外界所指的「燒盡儲備」、「倒錢落海」、「益發展商」和「做大灣區人」等意見都不是事實。
發展局局長警告2033年土地乾塘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現時沒有正式估算,但攤分10多年計算,每年幾百億港元開支,應有能力承擔。黃偉綸同意明日大嶼項目是「遠水」,填海時間表亦是進取,希望將遠水盡量拉近,1700公頃的規模會作充分諮詢。黃指15年後、即2033年就會用盡土地「乾塘」,故急需開拓新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