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中國在2000年以後,已產生自己的行銷理論和術語,香港人何時才得知? 中國三十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帶來的中式行銷理論和辭彙,「碧桂園: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家」的王志綱和葉茂中的內地著名策劃人,我們有多少認識?
港人最熟悉的淘寶網,能夠成為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只因無論是知名還是二、三線的品牌,它都能夠為品牌提供適合的銷售平台、行銷平台和創新的互動銷售模式。.
很多香港人不知道,廣州的《新周刊》是內地創造「年度話語」的平台之一。近十年內地生產了不少,代表社會現象的辭彙,影響商業潮流,例如:「北漂」、「剩女」、被 「XX」 「XX門」等中式思維。當中催生的「雷文化」有兩種涵義,一種是網絡的雷文化,一種是地方民間的雷文化。雷文化可以創意、行銷、傳播、複製和變異。「囧」是表情,「火星文」是語法,真實世界的真實人和事,是雷文化用之不竭的源泉。「窮忙族」是一種無奈,「考碗族」是一種妥協,「御宅族」是一種逃避,族群背後是被異化的生活,與社會結構帶來的「馬太效應」。
在順豐未上市前,港資最成功的企業之一是加多寶。最初王老吉涼茶因為受到飲食習慣和口味等限制,銷售區域一直停留在廣州、溫州一帶,2002年前,每年的銷量只有1億多元人民幣(下同)。經重新定位後,從「中藥涼茶」定位至「預防上火的飲料」,克服廣大消費者,對王老吉是中藥的心理障礙。根據王老吉「預防上火的飲料」這個定位,改變王老吉的管道戰略,讓它走進火鍋店、湘菜店等管道,甚至打入肯德基,從而與百事可樂等國際飲料品牌,處於同一起跑線上。
「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語,直接將這一新定位植入顧客的心裡。新定位啟動兩年後,王老吉成功打開全國市場,銷量居然在兩年內實現了,從1億多元到10億多元的歷史性突破。
細分市場上的「壟斷」「寡頭」,九陽集團始創人王旭寧認為:賣產品先要賣理念,中國人的豆漿機要成為西方人的咖啡機一樣;把 2/3的行銷費用,用於推廣豆漿的「食尚」理念,並擴充產品領域,市場佔有率80%以上,更以專利門檻來阻擋對手。2008年8月深圳上市,年營業額27億元,淨利潤4億元,全國近萬個終端,市值過百億元。
比亞迪是股神畢菲特,唯一入股的中國民企,利用人海戰術的低價策略,從彽技術電池一路走到高科技電動車,殊不簡單。品牌策略是利用中國特有的人海創新術為依託的高科技品牌戰略,分眾傳媒以號稱第七傳媒旋風式上市,南征北討,收購很多戶外廣告同行,成就一方霸主,在激烈的廣告市場找到自己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