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擁有全新的商業模式,互聯網上的創業者們,發明了許多全新的商業模式,這些商業模式完全依賴於現有的和新興的技術。利用技術,企業們可以最小的代價,接觸到更多的消費者。

商業模式 歷史發展
(1)店鋪模式(Shopkeeper Model)
一般而言,服務業的商業模式要比製造業和零售業的商業模式更複雜。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商業模式就是「店鋪模式(Shopkeeper Model)」,具體點說,就是在具有潛在消費者群的地方,開設店鋪展示產品或服務。

(2)餌與鈎(Bait and Hook)模式
隨着時代的進步,商業模式也變得越來越精巧。「餌與鈎(Bait and Hook)」模式—也稱為「剃刀與刀片 (Razor and Blades)模式」,或是「搭售(Tied Products)模式」—出現在二十世紀早期年代。在這種模式裡,基本產品的出售價格極低,通常處於虧損狀態;與之相關的消耗品或是服務的價格,則十分昂貴。比如說,剃鬚刀(餌)和刀片(鈎),手機(餌)和通話時間(鈎),印表機(餌)和墨水匣(鈎),相機(餌)和照片(鈎)等等。

(3)其他模式
在50年代,新的商業模式是由麥當勞(McDonald’s)和豐田汽車(Toyota)創造的;60年代的創新者,則是沃爾瑪(Wal-Mart)和混合式超市(Hypermarkets,指超市和倉儲式銷售合二為一的超級商場);到了70年代,新的商業模式則出現在FedEx快遞和Toys R US玩具商店的經營裡;80年代是Home Depot,Intel和Dell;90年代則是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eBay,Amazon和星巴克咖啡(Starbucks)。

美日商業模式比較
美國的模式很清楚,就是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兩條腿來走路,它的金融創新有一些是技術層面的,但是還有很多金融創新其實是模式層面的,有了這些作為一個基礎,包括在互聯網領域,在很多傳統領域非常非常領先的模式。它的模式創新成功到甚麼程度?中國過去10年最成功的企業,它的模式如果要追本溯源的話,都在美國。不管是攜程也好,如家也好,分眾也好,新浪也好,它的鼻祖基本上全部在美國。 反觀日本,日本的創新基本上是在技術創新層面。但是他的確把自己的這塊行業從技術層面,深耕到無與倫比的地步,這個就是中國最缺乏的一點。

有錢賺就有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是一個比較新的名詞。儘管它第一次出現在50年代,但直到90年代才開始被廣泛使用和傳播。商業模式即Business Model,已經成為掛在創業者和風險投資者嘴邊的一個名詞。有一個好的Business Model,成功就有了一半的保證。商業模式就是公司通過甚麼途徑或方式來賺錢。簡言之,飲料公司通過賣飲料來賺錢;網絡公司通過點擊率來賺錢;通信公司通過收通話費賺錢;只要有賺錢的地方,就有商業模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