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斌 互聯網圖片
全球量子技術競賽已經展開。在競賽衝得最前的,是耗鉅資發展量子科技的中國。2016年8月,中國「墨子號」作為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從酒泉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距地球500公里的太空繞着地球飛行。2017年,中國和奧地利科學家利用「墨子號」衛星,進行一次量子加密的視頻通話。
「墨子號」發射時,該項目首席科學家潘建偉,總結項目的重要意義說:「我想,我們開啟了一場全球範圍的量子太空競賽。」潘建偉被《自然》期刊譽為「量子之父」,是中國量子技術取得重大進展的關鍵人物之一。
這場量子技術競賽異常激烈。中國和美國等國家,以及世界上最大的企業和機構,包括谷歌、美國太空總署(NASA)、微軟、洛克希德馬丁和阿里巴巴在內,也參與其中。
催生新保密通信
與現時矽基電腦非0即1的比特技術不同,量子電腦的量子比特,能以0和1的疊加狀態(superposition state)存在。意味相較於傳統電腦,後者能存儲更多資訊,耗電量更少。這樣一來,那些普通電腦無法完成的複雜計算,比如特定化學反應的模擬、質數的計算,或是複雜加密的破解,量子電腦可以輕鬆完成。
因此,隨着量子技術的進步,計算能力實現質的飛躍,最嚴密的加密形式都可能被破解,潛在的政治與經濟影響不容小覷。當前保護金融資料和軍事機密的加密方式,在量子計算面前或許不堪一擊。
那麼,利用量子技術開發無法被破解的新型保密通信,已成中國科學家的目標。「墨子號」則成為一把通向目標大門的共用金鑰,這些金鑰,則是加密和解密通信技術的關鍵。通常,這些金鑰容易被劫持,但「墨子號」採用的量子技術,令金鑰一旦被破譯,原本的資訊也將損壞。這樣就形成了堅不可摧的保密通信。
耗鉅資奮力追趕
量子計算領域,過去一直由歐美主導,中國現正在奮力追趕。
中國政府將量子技術作為一項「超級工程」的重點,力爭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據報道,中國將投資100億美元,在合肥建立量子資訊科學國家實驗室。近年,中國企業申請的量子計算類專利大幅上升。據專利諮詢公司Patinformatics資料顯示,2014年,美國和中國的專利數量還不相上下;但到2017年,中國的專利數量已接近美國的兩倍。
隨着谷歌、IBM、英特爾和微軟等公司,相繼開展量子技術研究,一些中國企業,如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也加入競賽。
不光是量子科學領域,在人工智慧領域,中國的投資力度也絲毫不減。「中國基本錯過了數字革命,這給中國和中國經濟拖了後腿。」 蘭卡斯特大學量子技術中心主任羅伯特·揚(Robert Young)表示,「中國不想再錯失良機了。」
儘管中國在量子硬體構建,處於落後地位,但在量子電腦問世後的實際應用方面,中國一直在進步。在量子計算的下一個階段,中國的財力將發揮關鍵作用。
技術競爭已開始
隨着量子技術從學術界轉移到應用領域,網絡安全專家時時恐懼「Q日」(量子日,Quantum Day)的到來,那一天,首台量子電腦誕生於世,它足以破解當前絕大多數的加密形式。
一旦量子技術成為某國的領先技術,意味着在該國面前,所有資訊的安全壁壘全是透明的。對於國防、金融等安全,無異於毀滅性打擊。牛津大學量子力學教授阿圖爾·埃克特(Artur Ekert)說:「量子領域實在是太重要了,絕不能讓世界某個國家遙遙領先。」
因此,各國都在投入資金開展相關專案。2016年,中國政府將量子技術置於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核心,自此,歐洲和美國也紛紛投資自己的項目。歐盟將向量子技術旗艦計畫(Quantum Technologies Flagship)投資10億歐元,該計畫已於11月初啟動,目前已公布了20個新項目的撥款。美國也組建了一枝跨黨派團隊,致力推動立法,欲投資12.5億美元作量子研發。
相比於歐美,毋庸置疑,大量的投資使中國處於有利地位,至於哪種量子技術會奏效,這種技術帶來怎樣的結果,目前沒人清楚。不過,最大的突破可能來自合肥的100億美元量子樞紐。作為一項革命性的技術,量子技術未來能取得怎樣的發展,或許現在誰也說不清。但無可否認,這個領域存在着巨大的實用潛力,中國耗鉅資投資的,正是這種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