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導條約》當年由前蘇聯領袖戈巴卓夫和美國前總統列根簽訂。

美國和前蘇聯30多年前簽署《中程導彈條約》,是限制發展射程500至5500公里、可帶核子與常規彈頭的短程至中程導彈,以及陸基發射器,是美蘇首次同意銷毀一整個類別的核武,並首次引入實地驗證程序。不過,近10多年來美俄互斥對方違約,今年美國更指俄9M729「Novator」有威脅,並將之與洲際導彈區別開來,成為美國要脅退約的最新導火線。

早在2007年俄國便開發出新的9K720彈道導彈,射程可超過500公里。隨後數年,俄先後試射RS-26「邊境」洲際導彈、RS-12M「白楊」洲際導彈,俄以導彈屬洲際導彈標準,大打擦邊球。2014年俄吞併克里米亞後,美國務院軍備管控報告指俄違反《中導條約》,測試射程在2,000至2,500公里的陸射巡航導彈。美國隨後向北約通報指,俄成功發射「9M729」,並在2016年部署在加里寧格勒,可打擊西歐的所有重要目標。惟奧巴馬政府成立的調查小組,因政府弱勢及俄拒配合而草草了事。

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媒體又指俄在卡普斯京亞爾發射站部署兩個受條約禁止的巡航導彈營,射程覆蓋波羅的海、中東歐以至土耳其、伊朗等中東地區。俄方堅稱「9M729」的射程不超過500公里,但今年美國指其射程可視情況調整,最遠約為2,400公里,肯定違反條約。

俄羅斯反指美國在羅馬尼亞及波蘭部署的陸基神盾系統,配備的MK41型垂直發射系統可由發射反導導彈改為巡航導彈,加上大力研發無人機,令其升級為巡航導彈的發射平台,這些行為同樣違反《中導條約》。特朗普將美俄的爭端擴大,他認為條約無法約束其他非協約國,特別是中國近年發展如東風-21、東風-26等導彈,威脅美國及其盟友,故多次揚言要求中方加入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