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華人奮鬥故事
靜候結業 承傳百年酒莊
轉型求存 幾近煙滅峇峇娘惹珠子鞋
提起馬來西亞,就想起「大馬女婿」劉德華;說起馬六甲,定必記起電影《英雄好漢》中的「劑哥」(周潤發)好兄弟「阿國」(劉德華)避走馬六甲定居。自明朝鄭和下西洋起,不少華人移居馬六甲,清代鴉片戰爭後,英殖民政府更大量引入華工,為生活奮鬥。
歲月流金,在馬六甲已承傳三、四代華人老店,惟手工藝式微,百年酒莊無奈靜候結業;幾近煙滅峇峇娘惹珠子鞋文化,在隙縫中轉型,留下一點血脈。小人物大故事,有幸有不幸。
記者/攝影:蔡朗清
百年酒莊面臨結業冀子女接手
位於馬六甲華人聚居舊區新街的新協興酒莊,外貎破舊毫不起眼,正是禾桿冚珍珠,創於1920年、經歷四代的百年陳家老舖,目前由68歳的媳婦李蓮雙打理。
充滿熱誠的李雙蓮見客人到訪,馬上將荔枝酒、玫瑰露、米酒等擺滿枱面,供客人試酒,最後還拿出一瓶鎮店陳李濟衛生酒。李雙蓮說,酒莊招牌及大型長桌,已見證近百年風貌,60、70年代,很多打工仔每天嘆一杯。時移世易,現在上門喝酒主要是遊客,過門好奇進內喝一杯,聊一聊老街的日子,感受舊事舊物。她笑說,老外愛喝玫瑰露、蛤蚧大補酒,年輕人則好米酒及田七補酒。
酒過三巡人漸散,李蓮雙不捨說,丈夫健康欠佳,現仍經營只是打發時間,不知子女會否接手,最大能耐只能做到不能做為止。百年老店或許也有終結時。
峇峇娘惹珠子鞋轉型博物館保血脈
走在觀音亭老街的LIM TRADING老店,老闆林天成笑容可掬,向客人介紹色彩鮮艷的,傳統手工藝峇峇娘惹珠子鞋;他說,珠子鞋是馬六甲地道文化,在峇峇娘惹習俗,女兒若出閣,父母便會給女兒一雙珠子鞋,鮮艷的圖案主要有鳳凰、孔雀、天鵝等吉祥造型,「因為以人手粗珠縫製,每一雙鞋也是獨一無二。」
林天成珠子鞋手工藝,來自母親及妻子,豈料青出於藍勝於藍,男人之手更勝女人纖纖。他小時候當玩耍的跟媽媽學縫製珠子鞋,長大後從事建築承包商,娶了會縫珠子鞋的妻子,毅然放棄建築承包生意,接手爸爸的珠子鞋店,承傳幾近失傳的文化,縫出一片天。
林天成說,珠子鞋不好做,需要花時三星期的時間,才能縫製一對,「好花眼神精力,在拾二布畫好圖案後,一顆一顆珠子縫上去,好考功夫。」年紀漸大,力有不逮,縫得眼兒也開花了;他說,一雙手工珠子鞋,只售約1,000馬元(約2,000元港幣),最貴一款售2,500馬元(約5,000港元),難以維生,「女兒也不肯接手,寧願在外面打工。」
林天成不想兩代的心血毁於一旦,跟女兒商議後,決定將老店轉型成珠子鞋博物館,讓峇峇娘惹珠子鞋文化承傳下去,「希望以收取門票,繼續將珠子鞋店經營下去;女兒也願意看顧老店。」一顆珠子,一片丹心,珠子鞋得以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