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有以下的經驗:「點解行行吓腳底有條筋抽住呢?」而以為是「腳抽筋」,應該休息一會便會消除,卻不知道這可能是「足底筋膜炎」的早期症狀。

足底筋膜是一片呈扇形的厚筋膜組織,由跟骨內側延伸至蹠骨,主要作用是拉緊跟骨與足部,使腳底成弓形,並能夠因應不同情況,提供適當的扭力與彈性。但若足底筋膜受到長期勞損的話,便很容易引起發炎。典型症狀是早上起身下床,或坐下靜止一段時間後「落地」的第一步,足跟位置會傳來陣陣刺痛,只要走動一會刺痛便會逐漸減輕。但持續行走一段時間,刺痛感和足底繃緊的感覺又會慢慢加劇。常見患有足底筋膜炎人士,包括需要長期站立的工作、肥胖人士,或經常運動人士等。

此外,扁平足也是一個可引致足底筋膜炎的常見成因。扁平足屬先天性的問題,情況因人而異。部份人根本毋須治療,有些則需要輔助工具,嚴重的更可能需考慮接受手術治療,背後原因與足弓的弧度有關。足弓是指腳底內側中間位置拱起部份,這個猶如拱橋的「弧形設計」,不但具有承重避震的作用,同時有助行走時平衡身體,然而部份人的足弓弧度不足,甚至完全消失,呈現扁平情況,統稱為扁平足,所以治療需視乎個別患者的足弓情況而定,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具承托足弓能力的鞋墊。當患了扁平足,也比較容易出現足底筋膜炎。

治療方面,衝擊波和高能量激光治療是其中一些有效方法。運動治療方面,包括按摩足底筋膜位置和拉筋放鬆小腿等。如果足底筋膜炎症狀愈來愈嚴重,請立即找專業人士作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