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幾乎終日電子產品不離身。

近年藍光鏡片普及化,不少成年人因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選用有藍光鍍膜的眼鏡。家長帶孩子接受視力檢查時,也會查詢孩子要戴藍光眼鏡嗎?他們擔心孩子長期面對電腦與智能手機,可能令近視加深。有見及此,不妨正確了解藍光鏡片的用途和利弊。

首先,藍光屬於可見光,在電磁頻譜中波長390-700nm,在眾多顔色中能量較高,研究發現藍光會導致眼睛感光細胞、和視網膜色素上皮受損。可是在動物實驗,眼睛長時間在高強度的藍光下,與我們平時面對電子產品的情況不同,在人類流行病學,仍無法證實藍光會導致黃斑病變, 原因可能是強度問題。自然光本身的照明光度( illuminance, lux)其實也很高,即使是陰天,光度亦有約1,000lux。相反電子儀器如手機、電腦等只有10-100lux ,遠遠不及日光所帶來的傷害。藍光亦並只有壞處,藍光會影響我們的生理時鐘,比其他低能量可見光,能在晚上有效減少睡意。

藍光在電磁波譜的能量排位

市面的藍光鏡片無法100%阻擋藍光,阻隔過多會導致鏡片變得太黃,嚴重影響顔色辨認,甚至影響對比敏感度(contrast acuity),阻隔太少則無仼何功效可言,普遍約阻擋20%。

藍光鏡片阻擋藍光太多,鏡片色澤泛黃,直接影響配戴者外觀視覺功能

 至於藍光鏡片與近視的關係,近視由多種不同原因引起,如基因、環境因素、父母雙方的近視度數等,可是並無發現藍光會加深近視的證據。反而家長可以多帶孩子進行户外活動,減少近距離工作,有部份研究發現會延緩近視的出現,當然沒可能不讓孩子做功課,阻止近視加深,不過以户外運動代替沉迷電子遊戲,也是控制近視加深的方法之一。

進行户外活動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直接減少藍光可能造成的傷害,又能控制近視,一舉兩得。

總括而言,藍光原理上會傷害眼睛組織,不過在人體還沒得到廣泛證明,比起藍光鏡片保護,在户外活動時選用太陽眼鏡或變色鏡,更能阻擋高能量光線,或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已可以減少接觸藍光。在控制近視方面,亦難證實藍光的效用,相反矯視鏡、控制近視鏡片、藥水控制、軟性多焦隱形眼鏡,在不同研究證明有實際功用,如有需要,可以詢問眼科視光師或醫生意見,預防深近視或其他後遺症。

變色鏡能隨光暗,阻擋比藍光更的光線。

李澤賢   第一部分註冊眼科視光師
香港理工大學畢業,澳洲墨爾本大學眼科視光學碩士,深明預防勝於治療,致力推動全面眼睛檢查、提高公眾護眼意識,從而及早發現眼病及治療。目前在視光診所工作,專責眼睛檢查、視覺訓練、兒童控制近視、糖尿眼檢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