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鄭奸計得逞 建制泛民被屠宰聯手抵制
多年來遭立法會跨黨派議員一致反對、將長者綜緩合資格年齡由60歲增至65歲的新政策,下月1日實施前,因特首林鄭的立法會「批准論」引爆政治炸彈。原來政府去年暗渡陳倉,將政策綁綑在2018/19財政預算案中,議員被連挾帶瞞通過撥款;事到如今反被特首林鄭明嘲暗諷,激怒建制泛民聯手抵制,但政府堅拒撒回,民憤更難平息。
記者:黃新杰 攝影:黃雲慶

林鄭早前惹火的「批准論」,在立法會和社福界掀起怒潮,建制派和泛民政黨罕有地一致反對政策,狂插政府卸責。民建聯也拒絕政府「小修小補」,連日來各黨派和社福團體發起示威請願行動,並去信政府要求擱置或重新檢討。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認為,新政策有違《基本法》,更違反施政報告提及「扶貧為要關愛弱勢社群」的目的,本周一已聯同一名年屆59歲8個多月的長者,到法援署申請法援,對相關政策提出司法覆核。同日,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炮轟單刀赴會的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批評政府對長者無良心、無承擔、無配套,要求政府擱置推行政策。不過,距新措施實施還剩下兩周的時間,政府無意「拆彈」,拒絕撤回。福利事務委員會將於本月28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相關事宜。



60至64歲者被拒申領長者綜援
在新政策下,有經濟困難的60至64歲人士,無法再申領長者綜援,只能申請成人綜援,每月標準金額減少近千元至每月2,525元(見表)。根據社會福利署數字,截至去年10月,逾14.3萬人申領長者綜援,當中60歲至64歲人數達2.5萬,每年申請人數約為2,000至4,000人。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周一繼續「企硬」,並死撐說:「政策已經多次進行諮詢,所以唔係靜嚶嚶、無聲無息」,強調有關政策在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至今已兩年,去年施政報告致謝動議兩個修訂,都包括反對長者綜援申請資格提升至65歲,但最終被否決;18/19年財政預算案有三名議員,就長者綜援年齡提問,亦最少兩次在福利事務委員會討論。他認為多年來亦有討論退休年齡,但不夠深入。

以關愛基金補助機會甚微
羅致光又斷然否認,政府為平民憤而擬推過渡方案,更直指是謠言。他認為除非修改政策而造成遺漏,才會用關愛基金協助,但現時政策即將實施,用關愛基金提供補助金的機會非常之微。羅致光指,目前會研究如何令60至64歲的人士得到合適協助,包括研究調整領取綜援的入息豁免,首先為60至64歲的受惠者調高豁免金額,而身體欠佳的綜援受助人,可以領取相當於長者綜援的金額,亦會檢視申請程序,有機會在2月1日前完成修改。羅致光又重申,不會全面檢討綜援。

建制派要求政府擱置政策
民建聯議員柯創盛批評政府「不食人間煙火」,漠視活於水深火熱的長者,羅致光雖聆聽意見,但行動「照舊」。工聯會陸頌雄批評,政府從未就相關政策進行諮詢,做法沒有良心,要求政府先擱置政策。民建聯梁志祥則斥政府推行相關措施並沒有社會基礎,要求撤回。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鄺俊宇批評政府,改善60至64歲人士的自力更生支援計劃,無助改變剝削長者福利的現實,更是遠水不能救近火,亦不認同65歲的退休年齡屬落後,因不少長者勞碌半生,其身體機能至60歲已沒法應付工作。
林鄭回應會改善說話技巧
對於言論犯眾怒,新政策惹民憤,林鄭周二「補鑊」指,自己一向比較直言,當日只是表達不是建議性質,而是獲批准措施要執行而已,「若這種說法令有立法會議員感到不滿,我只能記住,以後我的說話會更有技巧。」林鄭又指,落實政策可以有改善空間,但有議員稱要將有關事件和19/20年度財政預算案綑綁,是不太合理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