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報道,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2,170.7萬人,比2016年減少2.2萬人,出現近20年來首次負增長。另一座超大城市上海,2017年常住人口也比2016年減少1.37萬。相關數據意味,京滬兩座城市首次同時出現人口「負增長」。相對應的是,被稱為「新一線」城市的鄭州、西安、杭州有望人口破千萬。
記者:張斌 互聯網圖片
後起城巿搶人材
這些「新一線」城市,是由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去年四月,舉辦的「新一線城市峰會暨2018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所發佈。「排行榜」的四個一線城市,在各自的兩個評比項目換了位置—由「北上廣深」變為「上北深廣」。而15個「新一線」城市,根據評分(見表)依次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毫無疑問,城市人口的此消彼長,年輕人的選擇無疑舉足輕重。明確的是,新晉人口破千萬的城市,也是在近期「搶人大戰」(2017至2018年各大城市推出優惠政策,競相吸引人材)表現突出的城市。目前,1995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已陸續大學畢業,他們對就業和生活地點的選擇,無疑會受相關政策的影響。分析他們選擇新一線城市的原因,對當前中國人口變化趨勢、及城市未來發展的政策有一定意義。年輕人為甚麼願意去「新一線」城市,優質產業佈局是前提。有的城市,依賴傳統的工業基礎,遂在發展的浪潮錯失良機。「搶人大戰」靠補貼、靠政策走捷徑,或許能收一時之效,但若無相應優質產業承接人材,傳統行業的人材需求又漸趨飽和,年輕人的發展空間可能受阻。
從經濟發展規律看,因交通改善,新興及優質等產業,毋須再依靠地價和用人成本高企的超大城市。很多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選擇在小城巿安家落戶,也不影響業務的發展,便說明了這個道理。從這個角度看,現在年輕人考慮事業的發展,不像以往只看重城市規模,反而更關注城市產業佈局,能否更好地發揮個人的特長與潛質。
當前,北京和上海等傳統一線城市人口滯漲,甚至出現「負增長」,除了宏觀政策因素外,重要原因之一是超大城市減少落戶名額,應屆畢業生落戶越來越難,令更多年輕人開始流向「新一線」城市。
畢業生漸離北上廣深
這些傳統的一線城市,在住房、教育和交通等方面,有着年輕人無法承受之重的負擔。比如交通,毫不誇張的現實是,北京等城市的市內通勤所需時間,甚至超過城際交通的時間。比如住房,北上廣深的超大人口規模和發展規模,地價樓價高企,年輕人想要安家難上加難。在過去,這些「問題往往被環境適應能力強的年輕人所忽略」。如今,隨着「新一線」城市的崛起,年輕人可有更多的選擇。這些以往可以克服的問題,成了年輕人衡量到哪個城市時,排於前列考慮的問題。
這個論點有數據作支持:麥可思研究院的調查指出,「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對應屆本科畢業生的吸引力逐年減弱,到這些城市就業的大學生比例,從2013屆的28.2%下降至2017屆的22.3%,下降了5.9個百分點。城市規模增長對城市的發展水準而言,是一把雙刃劍。人口增加的背後,是城市各項事業的發展。但城市發展水準,又不能簡單地以城市人口規模來衡量,在中國人口超千萬的大城市中,也存在相對於「新一線」城市而言發展不平衡、不充份者。
視城巿定位確立方向
當然,世界上不乏人口集中仍能相對健康發展的城市。良好城市規劃的前提是,一些城市出現住房貴、交通難等「大城市病」,不光因為外來人口湧入,也跟城市欠缺規劃有直接關係。
雖然,對中國大城市進行一二三四線的粗糙定位,並不科學。事實上,很多機構汲汲於城市排名,背後有着利益的考量。最熱衷炒作「新一線城市」概念的,莫過於房地產商。但不等於說城市的定位,沒有現實價值。對於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來說,在求職時,城市的定位,有助形成感性認知,確立大致方向。基於年輕人流動方向的選擇,必然迫使城市要多元化發展。無疑是在當前中國嚴峻人口形勢下,所有城市發展必要面對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