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歷來最大陣仗
華府或延長休戰期 鋪路習特會
中美貿易戰談判3月1日死線迫近,美國周一(11日)已派出歷來規模最大的代表團,展開長達5天的談判。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長姆欽等高級官員今日將進入談判「戲肉」。美媒消息指,「習特會」雖無法在死線前成事,但華府正考慮延長休戰期限,並將會面延至3月中舉行,意味中美雙方均希望達成協議。
記者:盧沛立   互聯網圖片

貿易戰休戰期間第三輪談判在北京如火如荼地進行,是次談判先由美國副貿易代表格里什、提前抵華與中方官員舉行副部長級會談,周四至周五(14至15日)再由萊特希澤、姆欽等白宮官員與劉鶴進行高級別磋商,整個談判周期長達5天,為中美貿易戰歷來最長的一次。此外,白宮的談判名單規模也是歷來最大,但卻未見對華強硬的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商務部長羅斯及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並由庫德洛的副手威廉斯加入談判。

國務院總理劉鶴親會美國談判團隊。

美方是次談判的目標,仍聚焦在要求中國改變對待美企知識產權的做法,敦促中方進行結構性改革。萊特希澤赴華談判前曾與金融、農業及司法等國會委員會議員進行閉門談判。美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格拉斯利透露,萊特希澤當時僅表示中美談判有進展,但仍未能解決數項關鍵議題,無法保證能在死線前達成協議。

內地知名政經微信公號《牛彈琴》分析認為,此次談判共有三大細節耐人尋味。首先,美國代表團提早在春節長假後、首個工作天來華談判,證明美方團隊對磋商的重視;其次,美方團隊規格高,包括多個部門官員,部份成員更曾多次參與會談,頻繁交手說明磋商進入關鍵時刻,雙方全力以赴;最後,美方近來措辭不斷變化,讓華爾街股市大起大落,但美國人的行動比言辭更具說服力。

美國代表團由貿易代表萊澤希特率團。

「習特會」或延至3月中
至於「習特會」雖不會在談判死線前舉行,但美國《CNBC》引述白宮消息指,兩國元首仍會通電話化解爭端,如談判取得進展,更有可能在通電話後改變3月1日的死線期限,或會維持對華商品10%關稅。《路透社》亦引述美國官員指,若談判有一定成果,就算無達成協議,華府也會同意延長期限。《Axios》報道則指,「習特會」或會安排在3月中旬,於佛州海湖莊園舉行,但細節仍未確定。

中美談判前夕,美商務部亦公佈數據,美國雖然在去年10月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貿赤新高557億美元,但11月貿易逆差降至493億美元,是連續5個月增加後首見回落,對華貿易逆差亦下降28億美元至376億美元。有分析認為,美國貿赤下降與入口產品下降達2.9%有關,美國石油貿易逆差更降至歷史最低位。不過,單計11個月美國2018年貿赤總額增約10.5%,至5,523億美元,勢創10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