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珊宣佈辭職,告別辭臨近尾聲時忍不住哽咽。

英國脫歐僵局曠日持久,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的脫歐協議四度在國會闖關失敗後,5月24日終於宣佈在下月7日辭職,淚別唐寧街10號。文翠珊是在會晤由下議院保守黨議員組成的「1922委員會」主席布雷迪後,於首相府門前宣佈,「我會在6月7日辭任保守黨黨魁」,換言之接待完6月3至5日到訪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才辭職,並在新黨魁誕生前擔任看守首相。她指現在與3年前剛任首相的自己一樣,確信「在民主制度下,若你讓人民選擇,就有責任執行他們的決定」,而為了實現脫歐,她已竭盡所能,對未能成功感到遺憾,惟有寄望繼任人可就公投結果找出共識,「我現在明白,(脫歐)過程由新首相領導最有利國家」。

告別辭臨近尾聲時,文翠珊哽咽,指當上首相是她「一生榮幸」,自己是「英國第二位女首相,但肯定不會是最後一個」,又稱任內「沒有恨意,只有無限而恒久的感激,有機會服務我愛的國家」,語畢即轉身折返首相府。對觀察家們來說,這場風波是遲早要發生的。

「脫歐」風波遭國內外夾擊

文翠珊在「脫歐」風波遭國內外夾擊,她在歐盟和英國議會之間奔波遊走、四處救火,但卻毫無成果。為此,文翠珊於3月25日暗示願意有條件辭職,以換取脫歐協議在議會通過。但她的最後一次妥協卻最終引發了其政府的瓦解。在3月29日後,保守黨政府提出的脫歐協議法案「三次遭到議會否決」。文翠珊被迫大幅修改自己的立場,以爭取希望與歐盟建立更密切關係的工黨議員們的支持。然而,主要的修改內容一經公開,即引起保守黨黨內的強烈批評,其第二次「脫歐」公投提議遭激烈反對,反對者想讓她立刻下台。這其中最為突出的莫過於領導「1922委員會」的布雷迪。他代表內閣大臣們威脅文翠珊,強調首相如意圖強行通過脫歐協議,則保守黨將重啟2018年12月就預備好的「不信任投票」動議。政治分析人士指出,文翠珊下台後,英國脫歐的鬧劇不會因此暫停。

英國2016年公投決定脫歐令上任首相卡梅倫辭職,本來支持留歐的文翠珊接任,承諾帶領國家脫歐並化解分歧,但顯然無功而還。她在與歐盟就脫歐協議談判、爭取國會通過協議的過程中屢次碰壁甚至受辱,英國原定今年3月29日脫歐,卻因國會三度否決文翠珊的脫歐方案而延遲至10月31日。文翠珊近日再提出新方案,包括讓國會決定舉行二次公投與否,卻引起各派反彈,在下議院議長利雅華辭職後相位更岌岌可危。

文翠珊在國會發表演說,為英國脫歐協議在下議院闖關。

工黨籲新首相提前大選

文翠珊宣佈下台後,新首相頂頭大熱人選的前外相約翰遜,感謝她「堅忍服務」國家和保守黨;而間接判文翠珊死刑的利雅華,就讚文翠珊告別辭有尊嚴,「是她對國家和職務完全負責的反映」。在野工黨黨魁郝爾彬指她辭職的決定正確,因她一早不能管治,並呼籲新首相提前大選。至於歐盟,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明言文翠珊下台不會改變歐盟對脫歐協議的立場。

這樣一來,在脫歐提議再次不成,保守黨內閣又逼迫文翠珊下台之際,在文翠珊內閣最後一名支持脫歐的閣僚利雅華辭職後,這位英國歷史上第二任女首相所能做的也就只剩下淚流滿面地發表演講,強調自己「對於無法勝任脫歐工作深感遺憾」。

當倫敦即將因此迎接新首相時,此前輪番上陣,擠兌文翠珊及其閣僚的各路政要也紛紛走出來競逐相位。

8人宣佈爭奪相位

約翰遜是新首相的熱門人選。

根據規定,英國首相卸任後將由執政黨內選舉產生的新領導人接替。保守黨已確認,新領導人選舉程序將於6月10日正式啟動,截至26日已有最少8人宣佈參選保守黨黨魁。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研究員曲兵表示,英國前外長約翰遜和現任外相侯俊偉是其中兩個熱門人選。

據英國《泰晤士報》調查,目前,英國前外交大臣侯俊偉是保守黨內最熱門的首相繼任人選。約翰遜是個強硬「脫歐派」,與文翠珊在脫歐問題上一直存在巨大分歧,去年8月約翰遜辭去外相職務。但作為保守黨黨員,他一直積極參與政治事務,並多次對文翠珊的脫歐協議提出批評。除約翰遜外,前脫歐事務大臣藍韜文也是強有力的競爭者。藍韜文是文翠珊親選的脫歐事務大臣,但由於不同意首相的脫歐協議,他於2018年11月辭職。

侯俊偉是約翰遜的主要的競爭對手。

此外,英國輿論認為下屆首相職位的有力競爭者還包括內閣辦公廳大臣利丁頓、剛辭職的下議院領袖利雅華以及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大臣高文浩等。

須承認脫歐別無選擇

雖然真正的黨魁競選程式還未啟動,但英國《星期日郵報》26日分析稱,英國首相角逐已變成有意參選者之間惡語相向的「表演之戰」。據英國《金融時報》26日報道,最終有意參加保守黨新領袖角逐的人數可能多達15人。路透社26日分析稱,在努力尋求一份能夠得到議會批准的折中脫歐協議的過程中,本屆政府已經歷各種危機。文翠珊留給繼任者的是一個深陷分裂的國家和一群在如何、何時以及是否脫歐問題上陷入僵局的政治領導層。英國脫歐的最後期限是10月31日,大多數熱門繼任者希望達成一份條件更苛刻的脫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