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迎來一場現鈔變革,「數字人民幣」面貌漸清晰。

越來越多有關中國法定數位貨幣(DC/EP)的資訊浮出水面。與此前5年的低調研發相比,今年尤其是8月以來,央行方面似乎願意透露更多訊息,這無疑是一種暗示,中國將迎來一場現鈔變革,「數字人民幣」面貌漸清晰。

不過,「數字人民幣」試點乃至全面落地並不會像一些媒體描述的那麼迅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924日在明確表示,央行對於法定數字貨幣的推出「沒有時間表」,並稱「還會有一系列的研究、測試、試點、評估和風險防範」。業內專家指出,在「數字人民幣」瓜熟蒂落前,還需要充足而細緻的準備。

兩年前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數字研究所成立之初,法定數字貨幣還是個相對虛幻的概念,沒有過多進入大眾視野。伴隨着最近一段時間相關資訊越來越豐富,法定數位貨幣的面貌日漸清晰。

穆長春履新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被外界視為「數字人民幣」摩拳擦掌的重要信號之一。近1個月以來央行方面密集提及法定數字貨幣,將這一新生事物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今年8月之後,央行方面多次提及法定數位貨幣。82日,央行召開電視會議對2019年下半年重點工作做出部署,提及「加快推進中國法定數位貨幣研發步伐」,而就在不久後的810日,穆長春以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身份在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就法定數位貨幣做主題演講,並且表示,「去年開始,數字貨幣研究所的相關人員做相關系統開發,已經是996了」。

821日,央行官方微信公眾號將穆長春關於數字貨幣的演講全文刊出,同步刊出的還有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發表於20181月的一篇題為《關於央行數位貨幣幾點考慮》的文章。兩者透露出的思路高度一致,並勾畫出了央行數位貨幣的幾個重要特徵:現階段的央行數字貨幣是M0(現金)替代,而不是M1M2替代;央行不直接向公眾發行數位貨幣,將採用雙層運營體系,即人民銀行先把數位貨幣兌換給銀行或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在這個過程中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更引人關注的資訊是,穆長春在得到APP課程上以「Libra與數字貨幣展望」為題開課,用更為通俗大眾的語言向公眾來講述「高深莫測」的數位貨幣。

目前,除中國外,還有新加坡、加拿大、瑞典等國央行也在進行法定數位貨幣的研究,但各自的法定數位貨幣的內涵和研究路徑並不相同。從目前的公開信息來看,只有瑞典擬推出的數字貨幣e-krona和中國的數位貨幣DC/EP在屬性上有類似之處,都是作為M0(現金)的替代,但不同的是,中國央行的數位貨幣是雙層運營體系,而e-krona則是單層運營體系,即由央行直接向公眾發行數位貨幣。

無需綁定銀行賬戶無需網絡

從2014年至今,央行數位貨幣的研究已經進行了5年。「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M0替代」「雙層運營體系」「滿足高併發性能」等勾勒出「數位人民幣」的大體輪廓。不過,這樣的措辭對於公眾而言過於晦澀,更老少咸宜的解讀是,像現金一樣易於流通,可匿名,無需綁定銀行帳戶,無需網路,「只要手機有電」。

范一飛的文章《關於央行數位貨幣的幾點考慮》對央行數位貨幣的描述,非現金支付工具,如傳統的銀行卡和互聯網支付等,都基於賬戶「緊耦合」模式,無法完全滿足公眾對易用和匿名支付服務的需求,不可能完全取代M0,特別是在賬戶服務和通信網路覆蓋不佳的地區,民眾對現鈔的依賴程度仍然很高。央行數位貨幣保持了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特徵,滿足了便攜和匿名的需求,將是替代現鈔的最好工具。

「你可以想像這樣的場景:只要你我手機上都有DC/EP的數位錢包,那連網絡都不需要,只要手機有電,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把一個人數位錢包裡的數位貨幣,轉給另一個人。」穆長春近日在得到APP課程中說。

井通科技CEO和MOAC區塊鏈聯合創始人周沙表示,現鈔的管理有3個特點:1是匿名性,2是保護用戶隱私,3是不需要協力廠商驗證。央行數位貨幣是對現鈔的替代,也將會體現上述特點,但與此同時要保證「三反」,即反洗錢、反逃稅、反恐怖融資。

世界銀行首席資訊安全構架師張志軍表示電子支付在中國已經很普遍,但是用戶的隱私目前沒有得到保護。央行的數字貨幣如果能保護使用者的隱私,那麼在日常的小額付款這個應用領域會成為很多人的首選。

央行並沒有發佈有關數位貨幣運行方案的完整白皮書,一些技術細節不得而知,但記者發現,一些具備技術研發能力的私營機構對此有很高參與熱情。

法定數位貨幣的推出,已然勢不可擋,它是數位科技發展的必然產物,也符合人民幣國際化的需要。但其落地則不能操之過急,在變革與傳統、創新與安全的平衡木上,「呼之欲出」的「數位人民幣」還需要多一些時間準備。

這場中國「現鈔變革」的外部壓力源於,包括英格蘭銀行、加拿大央行以及瑞典央行在內的多國央行正在進行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與此同時,一些商業巨頭也在加速推出加密貨幣。

6月,社交網路巨頭Facebook發佈其虛擬貨幣「天秤幣」(Libra)項目白皮書。根據白皮書,這一錨定一籃子貨幣、承諾與法定貨幣1∶1兌換的加密貨幣,擬由擁有27億用戶的Facebook發行,Visa、萬事達等不同領域的巨頭將予以支援,據稱支付規模將達到近7000億美元。8月,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披露,零售巨頭沃爾瑪正在申請數字加密貨幣專利。儘管短期內這些商業機構的加密貨幣落地難度還很大,但已經引起全球央行的緊張。

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試推

「越來越多人認為全球經濟問題的根源之一是美元霸權。目前國際上有一種聲音是用一種官方超主權的貨幣(比如IMF的eSDR)來對抗美元霸權,另外就是一些非官方的機構企業,比如Facebook的Libra來搶佔美元霸權削弱後的市場空間。」周沙說。

「數字人民幣」的落地,顯然不是那麼簡單,需要做好充足而細緻的準備。

周沙認為,人民幣跨境支付、跨境電商有可能是試用場景,原因是「這方面迫切性強,可以在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以及一些幣值不穩定的國家嘗試推人民幣穩定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