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諾夫是實現人類首次太空行走的前蘇聯太空人,他是美蘇太空競賽期間的最出色航太人才,他也是冷戰下與美國太空人實現歷史性握手的友誼代表,甚至他還是一位畫家。
2019年10月11日,列昂諾夫於莫斯科逝世,享年85歲,他傳奇的一生不僅為人類的航太事業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也留下了諸多驚險、有趣的故事被世人銘記。
1963年剛開始進行太空行走訓練的時候,列昂諾夫吃了不少苦頭,期間他需要大量的游泳、跑步來鍛煉體能,並長期處於失重的環境中。他最高頻的日常穿戴,是一套特製的太空衣,並佩戴頭盔。漫長的訓練與調整,是他日後執行任務時適應太空中極端條件的保障。
載人航太本就是人類向極限發起挑戰,而太空人步入太空更是極度危險的旅程。那是1965年的3月18日,列昂諾夫獨自一人完成了這個堪稱偉大的使命。太空船「上升2號」飛行在浩渺的宇宙中,此行主要目的是在美國太空人從他們的新雙子座太空艙執行太空行走之前,完成人類的首次太空行走。
列昂諾夫打開外部艙門,進入了距離地球100英里的太空。此時,只有1條16呎長的繩子,連結着他和太空艙。這是人類第1次在脫離飛船的宇宙中鳥瞰地球,太空的浩渺讓列昂諾夫為之驚歎,那裡的景色讓他覺得有「難以形容的美麗」。
後來,他重返地球時,向大眾描繪當時的心情:「我對自己說,是的,地球絕對是圓形的,我相信。直到從太空看到地球,我才知道圓形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這樣一句來自太空的感慨,包含了人類向未知叩問、向極限挑戰的感慨。
在新墨西哥州太空歷史博物館網站,國際太空名人堂對列昂諾夫的介紹中,有着當時狀況的清晰說明。這次太空漫步歷時12分鐘9秒,噩夢就在那時降臨。在高壓的環境下,太空衣變得膨脹、堅硬異常,任何運動都非常困難。列昂諾夫無法按計劃拍照,並且將他連接到航天器的繩索也彎曲着,使他的行動跌跌撞撞。他非常困難地設法重新進入氣密艙,但隨後被卡住,無法關閉身後的艙門。
他在1994年對《紐約時報》說:「執行任務的尾聲,我意識到我的腳已經從鞋子裡拔出來了,我的手已經從手套上拉開了。我的整個太空衣都伸展得如此之大,以至於我的手腳似乎都萎縮了。」
列昂諾夫認為,唯一的辦法是打開一個開口,從太空衣內部釋放空氣出來,讓太空衣縮小,再走進艙門。但這樣短時間內的壓力變化,會使他處於患減壓病的危險中。儘管太空行走只持續了12分鐘,仍然耗費了列昂諾夫極多的體力,他的心跳甚至達到每分鐘190次,以至於他能清晰感受到汗水在綁腿中流淌。
頭盔裡有一顆毒藥
列昂諾夫在1999年說:「我沒有向地球報告當時我所經歷的危險。我比其他任何人都了解情況。」在高度緊張的狀況下,他依靠冷靜和果敢,從死神手裡搶下了自己的生命。基於當時的國情局勢,重返地球後列昂諾夫並不方便透露太多,大眾完全知道他遇到的危險是在幾十年之後。數年後,列昂諾夫還透露,如果他不能返回航天器,他的頭盔上裝有一顆自殺藥。
終於,經過漫長如幾個世紀一般的艱難掙扎後,列昂諾夫返回了太空艙內。但此時太空船機艙中的氧氣壓力也變得非常危險,如遇一丁點火星,都可能引發恐怖的爆炸。事後證明是太空衣上的軟管碰到了升壓開關導致壓力變化,但這樣的險情一度持續了7小時之久。之後,自動駕駛系統又出現故障,太空艙開始不受控制地滾動,列昂諾夫和別利亞耶夫只能手動駕駛他們的太空船,瘋狂地翻滾直到降落傘打開。他們富有經驗的操作,為自己迎來了生還的機會。
太空船最終成功着陸地球,降落在烏拉爾山脈的茂密森林中,距但離原定的著陸點有大約1000英里。當時,室外溫度在零度以下,兩名太空人被幾呎厚的雪包圍着,他們只能留在太空艙中等待救援。所幸兩天之後,直升機找到了他們,並將他們平安救出。
即使危機重重,列昂諾夫還是成功執行了這次任務,重返地球。在他完成太空行走時,太空船上的兩台膠捲相機記錄了全過程,如今在網絡上還能找到當年的資料,甚至還包含彩色的部分。
歐洲空間局官方網站介紹歐洲太空史,列昂諾夫的生平故事在其中佔據了一整個專題,他被稱作「藝術太空人」。童年時代,列昂諾夫生長在西伯利亞貝加爾湖附近的利斯特維揚卡小鎮,父親先後做過煤礦工人和農民。家裡有9個小孩,他排行第8。在眾多孩子中,他很小時就展示出獨特的動手能力與藝術天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列昂諾夫利用在當地醫院逗留的幾個小時,就速寫出了士兵、官員和戰鬥的場景圖。他對繪畫的喜愛也獲得了家人的支持,二戰後列昂諾夫一家搬到了被收復的加里寧格勒,地緣的便利,讓他擁有了描繪波羅的海風光的機會。1953年,19歲的他考取里加藝術學院,似乎繪畫將會成為他一生的追求與志趣所在。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離開學院後,列昂諾夫加入了位於烏克蘭哈爾科夫的丘戈耶夫空軍學校,接受戰鬥機飛行員和跳傘的訓練。1957年畢業時,他已經完成了100多次跳躍,並有資格擔任蘇聯空軍的降落傘教練。
根據歐洲空間局的介紹, 1960年3月他與加加林等19人一起被選為蘇聯太空人第一隊,開始艱苦的太空飛行訓練。即便遇到重重挑戰,但他仍堅信自己會做到更好,成為率先登上月球的那個人,是他心中的最大目標。
1972年,在美蘇的太空競賽中,蘇聯已經完全落敗,並於1974年宣告登月計畫終結。即便如此,列昂諾夫仍然熱愛航太事業,希望在有生之年重返太空,以自己的經驗為人類的太空事業略盡綿薄之力。他成為蘇聯太空人團隊的副指揮官,進行艙外活動的教學,1969年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後,他便開始為禮炮太空站項目進行訓練。1971年,列昂諾夫被派執行禮炮1號的任務,但是副駕駛庫巴索夫在任務執行前被查出肺部有陰影而被取消任務,包括列昂諾夫在內的其他太空人最後也因故未能成行。此後,又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列昂諾夫終於在1975年重返太空,完成另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行。當時他與美國太空人的握手,帶給鐵幕下對峙的美蘇一絲溫暖,堪稱歷史性的一刻,同時他的友好舉止也一定程度改變西方國家對於蘇聯的認識。
這次跨國交流,讓列昂諾夫開始對圍繞冷戰的太空競賽的秘密和懷疑感到遺憾。他在1990年說:「如果我們能早點聚在一起,我們將已經在月球上建立了一個國際天文台,我們現在將飛往火星。」而他有關地球共同體的理念,也在對媒體的談話中展示出來。「地球很小,是淺藍色的,如此孤單,我們的家園必須像聖物一樣去捍衛。」
的確,正是在美蘇相互挑戰、相互比拼的環境下,跨國合作減少,但這也推動了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向着更高遠、更璀璨邁進。列昂諾夫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實現目標、完成超越。
回顧列昂諾夫的一生,他曾兩次被授予蘇聯英雄獎的殊榮,還獲得列寧勳章與紅星勳章。時至今日,他跨出太空艙門的那12分零9秒仍然代表着重大的意義,被人類的載人航太歷程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