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中国新闻网刊发“冯骥才: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报道:1月24日,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通过天津大学“空中讲堂”的直播,以《用美好的年文化过好年》为主题,为观众网友带来了一场充满年意的讲座,他告诉大家“是什么使我们对年的记忆这么深?是文化。”

在直播中,冯骥才饶有兴致地历数从小年到除夕,人们扫房子、贴窗花、炖豆腐等“忙年”的事项,被各地的人们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大年一天天逼近,年的气氛一天天浓郁起来;实际上,从“腊八”那天喝上一口热乎粥开始,人们就已经逐渐进入过年的节奏……

我们的民族在每个季节都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历代诗人写过无数诗句,吟咏这些节日,我们从中能感受到节日里充满人们对大自然的敏感和情怀。而在这些节日里,年又有特别的意义。“四季周而复始,一年轮回往复,年是前一个轮回的结束,又是新一个轮回的开始。站在这个大自然生命的节点上,对着眼前大把空白的日子,人们充满了希望、梦想、期待,于是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心理——年心理”,产生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年文化。

我们的年心理,体现的主要是“祈福”和“辟邪”这两点上。我们过年就是要在新旧轮回的节点上,送走过去,把“邪”挡住,面对未来,把“福”迎来。这种对年的文化心理,大到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小到身体康宁、家庭和美,在过年的时候就集中地体现出来。这种过年的民族心理,它是分外强烈的、理想的、热情的。它用什么来表达?就是用文化。而这个文化表达,就是过年的民俗。

什么是我们的年俗文化?民俗是一个地域及民族共同认同、代代相传的文化方式。从远古一直流传至今,形成了一整套规模庞大、意蕴深切、形式灿烂密集而又完整的风俗事项。在传统中,中国人过年是从腊八一直过到正月十五,前后四十天左右。这漫长的过年期间,最重要的就是大年三十,就是除夕,而除夕的核心就是“年夜饭”;除夕之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是个神奇的时刻,此时家庭产生出巨大的磁力,把一家老小凝聚在一起,儿女向父母尽孝,道德和情感又一次得到加强。“回家过年”成了最具乡土情怀和人间情意的一句话。

而年节中的一些文化形式、民俗形式,诸如春联、福字、年糕、剪纸、年画、花灯、给老人戴的绒花、给孩子的压岁钱……等等,正是我们对年的太深的情怀和期许,对来年生活的太切的期望,满足我们年心理的一种最好的体现……

在这个直播中,冯骥才感叹我们民族创造的年文化,“我们中国人太会生活了,把一个自然的日子变成文化的日子,使故乡、故土、故人都升温了。人们用红色表现热烈喜庆,要吃好吃的,要穿新衣服,要用吉祥话语相互祝福,所有人都笑容满面,平常生活里的向往,都在这一天实现”,“年是一个放大的日子,在年的日子里,现实被理想化,理想又被现实化。年真是中国人一个伟大的创造!”

的确,在我们欢度我们民族传统佳节春节的日子里,我们感受着春节的吉祥、欢庆的气氛,我们的身边流淌和洋溢着年节文化的喜庆色彩,春节的美好让我们怀想未来生活的美好、幸福和安康。在春节的年俗里,我们在精神上更体悟到春节中的年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节日生活与情感的仪式感,一种回归传统感。

文化学者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纯粹精神的形式总被构筑于传统之中,当要保存下来的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位置时,传统就要通过建立年年重复的节日来为它找一个位置;在节日的这一天,过去的事件得到了重演。这就是春节的意义,这就是传统的重要价值。春节,正是我们重温传统的一种神圣的重要仪式。

春节,是我们民族祖先高度创造力的产物,经过几千年绵延、发展和传承,积淀和浓缩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丰富内涵。“年”是我们民族对丰收的纪念,是我们民族情感和生活的特殊标志。春节作为希望的象征,是整顿一年情绪、向美好未来重新出发的最佳时机,体现的是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对家庭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它是人性的回归,体现的是人本思想。春节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成为我们民族文化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文化已在我们的精神和生命中刻下了标志,烙印了胎记,我们就是在这个传统中汲取、前行、创造,我们永远无法割断与这种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

我们的春节,我们的年节文化,是我们的传统,是我们的历史,而一个民族,一个生命个体,如果没有了这种文化,没有了这种传统,或许会失去一切……

承印人: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址: 香港上環干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