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韓聯社10日報導,在尹錫悅總統就職典禮結束後,青瓦台將向公眾開放。尹錫悅曾承諾將大院還給人民,青瓦台將結束長達74年的總統府和總統官邸時代,完成從權力中心到人民公園的轉變。

青瓦台全面開放
總統職務交接委員會青瓦台搬遷專項工作組表示,5月10日青瓦台首日開放時間為中午到晚上8時,從11日開始開放時間為早7時到晚7時。每批參觀者的間隔時間為2小時,每批人數上限為6500人,預計全天最多可接待3.9萬人次。

不過,要在處理完所有敏感設備和檔之後,才允許民眾進入青瓦台建築物內部。

民眾可以通過網頁以及手機APP等方式進行預約,並採取抽籤方式,系統將通知中簽民眾。目前,預約人數已超過100萬。

搬遷總統府的原因
回顧此前的多位韓國總統,以首任總統李承晚為開端,他們或亡命海外、或遭遇政變下臺、或鋃鐺入獄、或在巔峰時期被刺殺,因此韓國民間一直有所謂“青瓦台魔咒”的說法,說青瓦台這個地方風水不太好,總統進去之後有去無回。

但尹錫悅否認了搬遷是因為風水不好這一說法。

尹錫悅在介紹搬遷總統府的原因時表示,由於地理位置偏僻,總統辦公室和秘書辦公室及新聞廳相距較遠,青瓦台長期以來一直被批評為“帝王權力”的遺產。如果入駐了青瓦台,就很難擺脫這一象徵。尹錫悅表示希望搬遷舉動能加強與國民的溝通,並承諾在上任首日(5月10日)對外開放青瓦台,包括本館、迎賓館、綠地園和常春齋,並逐步改造青瓦台,將之變成韓國人民的“文化和歷史場所”。

尹錫悅在10日0時開始他的總統任期,新總統辦公室位於首爾龍山區前國防部大樓內,距離青瓦台幾公里。國防部已經搬遷到附近的聯合參謀本部大樓。

青瓦台的前世今生

59日,文在寅離開青瓦台時向民眾揮手致意韓聯社圖

青瓦台的歷史跨越千年,見證了朝鮮半島的王朝更迭、殖民歷史以及大韓民國數十年來的發展。自1948年大韓民國成立以來,青瓦台74年以來一直是總統府和總統官邸的所在地。

青瓦台建築群又稱為“藍宮”,由主辦公樓、總統府、國家接待室、新聞廳和秘書處大樓等組成,占地約25萬平方米,規模約為美國白宮的3.4倍。

青瓦台始建于高麗肅宗年間,原為高麗王朝離宮,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朝鮮王朝時期,它是景福宮(朝鮮半島最後一個統一王朝朝鮮王朝的正宮)後花園的一部分。朝鮮王朝在青瓦台這塊地方,陸續修建了五雲閣、景武台等建築。

1910年8月日本軍國主義兼併朝鮮王朝,朝鮮半島變成日本的殖民地。1927年日本入侵後毀掉五雲閣以外的所有建築,建立了朝鮮總督官邸。1945年日本投降後變為軍政長官官邸。

1948年8月大韓民國成立的同時,它成為韓國首任總統李承晚的官邸並改名為景武台。

1960年4月李承晚政權倒臺後,尹潽善當選總統併入住景武台,但他認為景武台是獨裁統治的象徵,改其名為青瓦台。

自1960年更名之後,尹潽善、樸正熙、崔圭夏、全鬥煥、盧泰愚、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朴槿惠以及文在寅等共11位韓國總統入住了青瓦台。現在的青瓦台是盧泰愚在任時新建,於1991年完工。【編輯:婕娉】

承印人: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址: 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