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前,香港教育局向全港所有公立及獲資助學校發信,提供加強國民教育的自評清單,並列出三大績效指標。

學校鬚根據清單上的專案制定國民教育措施,達到續效指標,本學年結束前向教育局交回清單;至於非公帑資助學校包括國際學校等,應參照清單上專案,按實際情況安排。

香港教育局列出的三項關鍵績效指標,包括由本學年起學校要委派專責統籌人員,領導學校以全校參與模式規劃國民教育;每年舉辦具質素的全校性國民教育活動;安排學生參與相關校際活動及為家長舉辦至少一項與國民教育相關的活動。

教育局制訂的《加強國民教育:學校自評清單》共18項,學校要自評是否在相關專案達標,不達目標需注明原因及達標計畫。項目包括要求學校透過多元化方法及學習活動,把國民教育概念融入學習中,亦要安排學生參與校際、全港性及全國性的國民教育活動。自評清單要在明年7月21日或之前交回所屬地區總學校發展主任。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著力提升青少年學生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最新施政報告提出,特區政府將強化以“多重進路、互相配合”方式,推動學校在課堂內外推行國民教育。

13日,香港立法會亦召開研究推動國民及國安教育小組委員會會議,各大專院校向委員報告國民及國家安全教育的教研及推廣工作。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每間資助大學都有國安教育課程,但發現各大學的考評方式差異較大,有大學的國安教育測驗是選擇題,但可以不斷嘗試答題,“試到pass(通過)為止”,讓市民感覺做法敷衍。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回應稱,各大院校的情況不一,所以在推動國安教育上亦不盡相同,教育局尊重大專院校設計課程自主,但強調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有機制監察不同課程的質素,大學亦要定期提交推行國民教育及國安教育的報告。

施俊輝表示,國民教育及國安教育的課程評估方式是各大學在深思熟慮下厘定的,院校按授課形式、內容、時數,安排合適的評核方式,認為即使是選擇題,可能課程中亦有其他要求,不能單獨看某一部分。【編輯:婕娉】

承印人: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址: 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