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的藏曆新年與農曆春節相隔一個月,將於2月21日拉開帷幕。喜迎“雙節”的拉薩,處處張燈結綵,各大商超商品琳琅滿目。
和麵、切面、做花,炸“卡塞”(一種藏族傳統油炸麵食)……清晨,拉薩沖賽康市場附近一家卡塞店內,10名藏族糕點師正在忙碌著,身旁剛出爐的數盆“卡塞”炸出的香味從櫥窗飄向小巷。
“我們做藏曆新年‘卡塞’已經17年了,因為選用的食材好,加上現場製作、新鮮銷售,每天能賣出數百斤。”40歲的店老闆明久笑著說,“和去年價格一樣,每斤38元,大家買得高興,我們忙得有意義。今年我們要一直忙到藏曆12月28日(西曆2月18日)才歇業過年!”
古城大街小巷置辦年貨的人群摩肩接踵,市場上酥油、“卡塞”、人參果、五彩青稞穗等藏族傳統年貨應有盡有,來自祖國大江南北的特色產品豐富充裕。
商販展示自己製作的五彩青稞穗。
“做甜茶的紅茶,做酥油茶的磚茶,還有普洱茶……我們的茶都是雲南特產,藏族群眾非常喜歡。”21歲的茶葉店老闆景勇說。
不遠處,一家擺放有乾果和各色糖果的店鋪內,甘肅大叔王西木操著一口流利的藏語告訴記者:“我在西藏20多年了,紅棗、葡萄乾、杏仁、柿子餅……這些都是藏族同胞必備的年貨。”
王西木售賣乾果和各色糖果。
在年貨市場上,隨處可見的農牧區商販尤為引人注目。他們所帶的昌都幹辣椒、日喀則的奶渣和羊肉、那曲的風乾犛牛肉、林芝的藏香豬和幹鮮果品等,以鮮明特色點亮年貨市場。
來自林芝市朗縣的農民多吉,剛銷售完合作社的2000多公斤辣椒和核桃,便忙碌著為自家置辦起年貨來。
近年來,為促進農牧民增收,西藏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基地,加快犛牛、藏豬、蔬菜等特色農產品基地和優勢產業帶發展。隨著市場的薰陶和觀念的更新,越來越多的農牧民趕在過年前,帶著自產的特色產品闖蕩拉薩市場。
拉薩西郊安居苑社區門口,來自拉薩市當雄縣的牧民索達帶來了700多公斤的風乾犛牛肉,每天銷售量超過70斤,不僅吸引了拉薩本地顧客,還吸引了慕名而來的遊客。
農曆春節、藏曆新年“雙節”聯動,西藏經濟與旅遊業顯著提速回暖。以拉薩市為例,資料顯示,全市27家重點流通企業春節期間實現銷售收入10524.98萬元;全市共接待遊客28.7萬人次,同比增長18.84%,旅遊收入2.85億元,同比增長15.85%。
走在拉薩街頭,冬日暖陽下的紅燈籠昭示著新春的喜慶,忙著購買寓意吉祥的傳統五彩經幡、嶄新“香布”(一種紅、藍鑲邊的白色布簾)和春聯等年貨的群眾川流不息。【編輯:王京】
編輯出版發行人:環球新聞時訊報
社 長:魏月童
承 印: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 址: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