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軍委主席鮑爾:俄羅斯85軍力投入侵略烏克蘭

【本報訊】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鮑爾表示,俄羅斯85%的軍力投入在侵略烏克蘭戰爭中,無餘力進犯北約盟國,因此鼓勵盟國多提供庫存軍火助烏國抵禦,同時北約反應正受中國密切關注。

烏克蘭春季反攻情勢變化受到關注,近期歐洲國家也密集討論增援武器等議題。包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召開軍事委員會,聚焦成員國軍事部署速度及能力的提升計畫,歐洲聯盟(EU)27國的國防部長會議在昨日舉行。

北約軍委主席鮑爾(Rob Bauer)昨日在一場探討歐洲防衛與安全的論壇中表示,目前俄國軍力非常受限,85%已用於俄烏戰爭,北約盟國受攻擊的風險變小,因此可盡量軍援烏克蘭。但被問及這場戰爭何時結束,他說真的沒有答案。

鮑爾在回應中國議題時強調「北約視中國為挑戰而非威脅,也非敵人。有些盟國確實認為中國構成威脅,但去年北約在馬德里的高峰會上,全體同意的定位就是挑戰。不論你覺得這個用語是否好笑。(威脅和挑戰的)區別在於,當我們談論北約的軍事計畫時,(會看到)北約並沒有制定針對中國的軍事計畫。我們正在制定針對俄羅斯和恐怖組織的軍事計畫,這才是我們計畫的重點所在,這才是軍隊結構需求所關注的重點。」

他還說,即便在網路資訊、太空等領域可能產生威脅,但中國不是北約的敵人。

鮑爾坦承,過去歐洲花了20年試著與俄國成為夥伴,因此對安全防務鬆懈,但俄國侵入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後,北約就開始為聯合防衛作準備,包括在波蘭、巴爾幹半島的部署目標,近年也從「遏阻」進展到「防禦」。

他提到北約持續軍援烏克蘭的重要性,除了涉及歐洲安全,還有中國也在密切關注這場戰爭,包括北約的反應。

鮑爾談到過去西方的兩個錯誤假設,其中一個假設就是貿易不會帶來戰爭,這已在俄烏戰爭得到教訓,貿易反而成為威脅工具,歐洲國家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簽署天然氣採購合約,「但下令斷供的是俄國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編輯:陳亦行】

編輯出版發行人:環球新聞時訊報
社 長:魏月童
承 印: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 址: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