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古鎮首先代表著的是歷史文化名城、嶺南廣府文化發祥地佛山的文化原點。

“佛山最嶺南,古鎮最佛山”。作為佛山禪城打造嶺南文脈之城的關鍵內容,禪城區祖廟街道正在以“一軸一核六片區”,啟動嶺南廣府文化DNA,延續工商業根脈,開啟佛山古鎮建設新篇章。佛山古鎮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古鎮?

從歷史地理空間上看,佛山古鎮誕生之初,更像是一個“島鎮”——它地處南海之濱,古海灣內河外海交匯之處,初看第一眼,它沒有官方政治中心的宏大氣象,沒有城垣高大的軍事設施。它似乎就是一個被汾江河和眾多河湧環繞的瀕河小鎮。但就是這樣一個小鎮,卻榮膺明清“四大名鎮”、天下“四大聚”的美譽,並且在數百年間成為學者們爭相記錄的物件、研究的樣本。

清朝辭京官歸廣州的佛山人陳炎宗,在輕描淡寫間記錄下了“為何要為一鄉之事做志?”的理由。在《忠義鄉志》開篇序言中,他開宗明義:周覽佛山二十五鋪的豐繁、觀盡汾江石雲的秀麗後,下決心要成書以備稽考,因為“況粵之佛山鎮,為嶺以南一都會耶。井疆廣袤,幾與邑埒”。

兩百年後,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楊義對它的評價是,佛山古鎮既不是政治中心,亦非軍事重鎮,它的崛起打破了“郡縣”城市的舊模式,開啟了中國傳統工商城市發展的新路徑,它以“工商成市”的模式,豐富了中國城市學的內涵。

是的,佛山古鎮首先代表著的是歷史文化名城、嶺南廣府文化發祥地佛山的文化原點。在佛山初地塔坡古跡,“佛山初地”的石匾提醒著我們,佛山古鎮肇跡于晉、得名于唐、盛於明清,在海洋文明的潤澤與滋養下,它在近代就率先開眼看世界、善於吸納包容,也造就了它城鎮雖不大,但卻成為明清時期獨樹一幟的、廣府特徵鮮明的嶺南工商貿大都會。

一本著于道光年間、現藏於倫敦博物館的《佛山街略》,再現了佛山古鎮的繁華盛景。當時面積僅有六平方公里的古鎮,常住人口卻有四五十萬人。這裡“沿岸而上,屋宇森覆,彌望莫及,其中若縱若橫,幾以千數”。“內附各埠渡額日期來往客商買賣雜物者依街道宜行便是”。大小碼頭、渡口就有62處,密集程度堪比今天一線城市的地鐵線路網站。

這裡“百貨積山”,鎮內的商鋪光大類別就有200種以上。佛山產的鐵銅錫器、金銀器、文房四寶、紡織品緞面等等都很牛,小到老百姓家裡的繡花針、鐵釘、鐵門、鑄鐵香爐、犁耙,大到官方用的慶典爆竹、防禦外敵用的大炮都是指定“佛山造”。

當然還不只是“佛山造”,佛山古鎮當年“喜迎天下客”“百貨充盈、省垣不及也”,西貨沉香、水晶、寶石、玻璃、川廣藥材、參茸燕窩、陳皮、蠟丸、古玩玉器、蘇杭書籍、蘇裱字畫等等應有盡有。

而今天的古鎮所在地祖廟街道,坐擁佛山中心城區核心街區的獨特區位,創下了GDP突破700億元,並在五年內連續跨越三個百億臺階的記錄。一個彈丸之地,自古至今生動演繹出“小地方、大市場”的涵義,詮釋集聚力、輻射力與創新力的擔當,貢獻出了以“工商成市”的另類城市學樣本。

當然,從嶺南廣府文脈的視角來看佛山古鎮,古鎮又不只是一個空間概念。佛山古鎮更代表著一種開放包容、發奮圖強的地域文化氣質。

在作為鄉邑之地的佛山,明清時期就成為“四大名鎮”,這裡又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忠義鄉,“忠義”之說何來?那是1449年發生在此地的一場長達半年的佛山保衛戰。佛山先民以二十二老坐鎮祖廟智慧,罄其財產分鋪防衛,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保住了佛山不受掠奪。佛山鎮的表現受到官方嘉獎,御賜祖廟為靈應祠,明景泰二年即1451年,佛山祖廟被列為官祀廟宇,佛山鎮忠義之鄉美名遠揚。

佛山鎮忠義之鄉美名遠揚。而在佛山鎮的城市形態中,一個顯著特點是沒有城門、沒有城牆,而只有城門橋。佛山歷史上花錢修堤、修河道多次,但卻始終不去修築城牆。不設防即開放,這種開放正是建立在城市自信基礎上的開放、相容。直至今天,它始終能持續吸引全國各地人才“孔雀東南飛”,不論戶籍人口還是外來人口,共同繼續著產業的輝煌與這座城市的傳奇。

在今天,這裡又凸顯出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新活力,成立南浦社區南浦新村社區黨支部,創新探索推行“支部建在社區上”,萬科樓宇黨建率先在“豎起來”的金融產業園區裡探索城市黨建,這些都為基層治理提供了可供複製的經驗與樣本。難怪中山大學學者方薌曾動情地說,佛山老城區的基層治理,既有數位化治理的智慧,更浸潤著底蘊深厚的嶺南文脈、開放包容又溫情的城市氣質和市民文化。

再從嶺南廣府文脈的視野下來看,佛山古鎮同樣代表著一種可觸可感、豐富飽滿的文化傳承脈絡。

正如《佛山忠義鄉志》的記載:節慶活動“行者如海,立者如山,柚燈紗籠,沿途交映”。眾多節慶活動,還誕生了諸如南獅、武術、獅頭、紮作、燈籠、秋色、龍舟、鑼鼓等節慶服務業,節慶狂歡在佛山古鎮的生命力、根植性與民間性呼之欲出。

同樣,從一座漁村到商業巨鎮的變遷中,佛山古鎮在繁盛時期吸引二十四省會館駐紮,而這座城市能夠在諸多外來人口之間、各行各業之間達成一定程度的共識,形成一定的城市文化心理認同,這些可觸可感的民俗文化活動居功至偉。

直到今天,佛山古鎮仍舊是嶺南民俗文化活動永不落幕的舞臺。在一場場民俗活動中,既草根又包容的城市品格逐漸沉澱,佛山這座工商業城市的精神價值建構不斷完善。由家而國,佛山人的家國情懷、嶺南文化的相容並蓄背後,醒獅、功夫、粵劇等等又成為全球華人尋求價值共識、凝聚愛國情感的典型符號。

當然,在嶺南廣府文脈中,佛山古鎮更代表著遇水搭橋、開拓創新的產業傳承譜系。

作為一個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交匯的地方,珠江水系的潤澤與佛山人遇水搭橋的開拓精神一脈相承。在廣州市東方實錄研究院院長、佛山史研究專家羅一星的研究中,以鄉邑之地成功屹立於南海之濱,佛山鎮與廣州緊密相連構建起嶺南大市場,在那個以“省佛”著稱的年代,助力海上絲綢之路熠熠生輝。

佛山古鎮更代表著遇水搭橋、開拓創新的產業傳承精神。

從歷史上看,佛山鎮人善於發揮內河外海的優勢,最大限度激發人流、資本等各要素的流動,這裡沒有鐵

礦資源,但卻能夠在明末成為“掌握核心科技”的冶鑄中心產區之一。那坐鎮于祖廟博物館內造於明代、重達2.5噸的北帝青銅銅像,光緒年間佛山鐵鍋每年出口新加坡、三藩市50萬口的商業傳奇,都是佛山產業一路傳承發展的印記。在嶺南天地祖廟大街的“酒行商會”,在新安街的國公古廟,在石灣公園的陶師祖廟等等歷史遺跡還在不斷提醒我們,從冶鑄業出發,佛山創下陶瓷、造紙、成藥、紡織、爆竹、衣帽等等百業興旺的產業榮光。

同樣,歷經時光的變遷,佛山產業體系中多樣性、派生性、互補性強的特徵,一直延續至今。不論產品形態如何變化,它們都始終緊緊地圍繞當代人的生活、服務於當代人的生活方式。

在嶺南廣府文脈的視角下,佛山古鎮又代表著一種既草根、又頗具內生力的城市價值。“佛地以工商立市”,獨特的產業基因與開拓精神背後,佛山人似乎摸透了融會貫通于農耕文明、工業發展與商業社會之間的“價值密碼”,而這些關乎精神價值層面的東西,潛移默化地融入到一代又一代佛山人的血脈當中,於無形中左右著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雖然沒有顯赫的城市地位,但這並不影響它自行發展不斷積蓄的經濟實力,更不影響它所代表的發展路徑和樣本價值;它不是特區,但一路走來,卻是一個不斷出改革經驗的地方。佛山古鎮市民社會的創造力與內生動力、對工業商業的扎實堅守,使得它能應時而動,面向未來、瞄準未來,每一步變革都能踏准節奏,並造就出屬於草根的繁華,這既是數百年來讓學者們為這座古鎮所著迷的重要因素,更是今天以文化發展創新推動佛山老城區全域振興的信心與底氣所在。【編輯:莫兮】

編輯出版發行人:環球新聞時訊報
  長:魏月童
  印: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址: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