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搗破最大宗固態冰毒案,1.1噸毒品經海路抵港。

【本報訊】香港海關昨日(6日)公布,近日搗破歷來最大宗固態冰毒案,在一個來自墨西哥報稱海產製品的海運貨櫃內,揭發毒販「挖空心思」將冰毒倒模製成海螺形狀,再混入600多袋真螺中企圖魚目混珠。行動中共檢獲1.1噸固態冰毒,市值6.4億港元,並於上周六(4日)分在火炭及上水等地拘捕4人,包括一名集團骨幹成員。海關毒品調查科現正追緝該販毒集團主腦及同黨歸案。

被捕三男一女,年齡介乎27歲至60歲,其中27歲報稱無業的男子,相信是販毒集團骨幹成員,負責收貨、看守貨倉及包裝毒品,將被控「販運危險藥物」罪名;其餘兩男一女,分別為負責運輸的貨車司機、拆貨場及物流公司負責人,經調查後已獲准保釋候查。

海關上月26日透過風險評估及情報分析,在葵涌海關驗貨場檢查一個由墨西哥經海運抵港、報稱運載海產製品的40呎貨櫃,開櫃後發現內有600多袋海產製品,經X光掃描,發現當中104袋的影像不尋常,打開發現內藏大小不一的海螺,惟部分海螺的顏色和外表與眾不同,經檢驗證實是用冰毒倒模而成,外表更被塗上一層蠟質,全部共重1.1噸,市值約6.4億元,是海關歷來破獲的最大宗固態冰毒案。

海關毒品調查科同日接手後,即展開一連長達10天的監控遞送行動,其間毒品先被運往上水古洞一個拆貨場暫存,直至上周六(4日)再被運到火炭一工業大廈單位,由一名27歲男子簽收。人員即日傍晚採取行動,拘捕該名男子以及另外兩男一女。海關相信該火炭單位為一個大型的毒品儲存和分銷中心。

毒販將懷疑冰毒製作成貝殼狀,再混入真貝殼。

經調查,涉案工廈單位於今年9月由該名27歲男子租用,內有大量不同尺寸、用作裝精品或禮品的紙盒,估計是用作掩飾及區分不同重量毒品之用,將部分毒品轉運到其他分銷中心或外地。關員同時在單位搜出壓力機及模具,不排除毒販準備處理其他類型毒品,例如海洛英或可卡因。海關相信,行動已對該個販毒集團造成沉重打擊,若讓該批毒品流入社區,後果不堪設想。案件目前仍在調查,包括追查毒品流向、在逃主腦及同黨,不排除再有人被補。

海關毒品調查科毒品調查課監督葉國樑表示。海關今年1月至10月共緝獲7.5噸不同類型毒品,較去年同期的5.3噸上升40%。若以冰毒計算,海關已連續兩年緝獲逾1噸的冰毒案,連同整體檢獲毒品數量,均較前兩年同期檢獲數量以倍數上升。

他重申海關會繼續以專業及決心堵截毒品流入,守護國家的南大門,並會與內地、澳門及國際執法機構緊密聯繫,加強情報交流,聯手打擊販毒活動。

根據紀錄,2022年10月香港海關檢查一個由墨西哥經海路來港,準備轉口往澳洲、報稱是椰子水的40呎貨櫃時,檢獲約1.8噸液態冰毒,市值約11億元,是海關破獲歷來最大宗的液態冰毒案。【編輯:陳康】

編輯出版發行人:環球新聞時訊報
社 長:魏月童
承 印: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 址: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