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邁山古茶林晨光

【本報訊】在最新一屆的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提交的「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專案經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獲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由此成為中國第57項世界遺產,這也讓景邁山這麼一個位於中國雲南小鎮上人傑地靈的地方走入更多人的視野中。景邁山以「山共林、林生茶、茶繞村、人養茶」景觀格局承載延續了當地「林茶共生、人地共榮」的人文理念,是中國茶文化有機演進的文化景觀,也是填補上缺失已久的全球茶葉世界文化遺產空白藍圖的重要一環。

景邁山茶文化景觀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述到公元10世紀。居住在此處的布朗族和傣族先祖最先發現了野生茶樹,在不斷的實踐中成功摸索出了「林下茶種植方式」,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勞動中給我們後世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富,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景邁山茶文化景觀。景邁山茶文化景觀的珍貴之處不光在於這一大片的共計1230.63公頃從海拔1250米至山頂的古茶林,更難能可貴的是景邁山多元化文化完整的有機演進過程。

景邁山村寨雲海一景

從過去到現在,景邁山的古茶林位置及茶樹品種未曾改變,主體民族沒有發生更替,歷史和文化也從未中斷,一直處於有機演進的歷程中。在這裡我們可以找到茶產業和傳統民居建築發展、原住族群茶樹資源利用的每個歷史階段完整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例證,對於研究前人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具有巨大的參考價值。

雲南景邁山古茶林

山共林,景邁山是古茶林的根基,沒有景邁山這片巨大的古茶林便失去依託難以紮根;而古茶林則是景邁山之表,如果古茶林消失景邁山就無法避免祼露於狂風烈日下,承擔著風化和被暴雨洗刷的壓力,兩者相互依存。景邁山位於滇西南怒山餘脈形成的群山之中,三面被瀾滄江支流南門河及南朗河環繞,獨特的地理位置為古茶林提供了充足的生長空間和養分,這片巨大的古茶林也為景邁山留住水土,在一呼一吸中釋放養分無形中反哺景邁山。千百年來,景邁山與古茶林共生長,成為養育一代又一代景邁山居民的生計所在。

景邁山古茶林中的少數民族傳統村落

林生茶,獨特的林下種植方式讓茶樹與景邁山的原始喬木和諧共處,也使得景邁山古茶林具有與天然林十分相似的、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天然林往往有著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這樣由高到低的立體群落結構。雲南大葉茶作為一種耐蔭、喜溫、喜濕的作物,只有當光照達到80%左右時茶樹才會達到最佳生長狀態與最大產量,根據茶樹生長習性,景邁山先民模擬和利用天然林的立體群落結構為茶樹生長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在天然林中砍除部分喬灌木而保留一定的遮蔭喬木,然後栽種茶樹,養護茶園。這種被稱為林下種植的技術以茶樹取代原始的灌木叢,使得景邁山古茶林保留了喬木——灌木(茶樹主要分佈層)——草本由高到低的立體群落結構。

良好的植物、動物多樣性一方面使物種間形成相互制約的關係,可有效抑制病蟲害發生,同時上層喬木的落葉又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豐富有機養料,因此有效地維持了古茶林生態系統的穩定。在森林中開墾,在樹林下種茶,在保留原有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為茶樹提供了一個自然有機的生長環境。不光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的生物多樣性,而且不用施肥也不用打藥,得益於此景邁山林木與茶樹共生長。

茶繞村,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日常生活中,茶都是景邁山村民繞不過去的符號。景邁山先祖自古以來就是哪里適合種茶,就在哪定居,定居在哪,就在哪種茶,遠遠望去,景邁山村寨幾乎都是鑲嵌在茶林的。這種茶繞村景觀形成也代表著當地宗教對村落的凝聚力,是茶山也是神山,既是當地族群水源所在也是神聖的宗教祭祀之地。在歷史長河裏,景邁山居民與茶相伴,依茶為生,也由此衍生出了種茶、採茶、制茶、飲茶、食茶、品茶等極為豐富的茶文化。茶,圍繞在景邁山的傳統飲食、民俗風情、民居裝飾、婚喪嫁娶、宗教崇拜中,將當地居民與茶相互依存的狀態體現得淋漓盡致,茶文化深刻影響著世代居民的價值觀念和生產生活。

人養茶,景邁山居民世代守護著這片茶林,精心呵護。我們常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片龐大的景邁山山脈給山脈中的人們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資源,但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只知享受只會坐吃山空。或許這也是景邁山先民所擔憂的吧,於是在機緣巧合發現了茶樹這麼一個養活生機的方式之後才會不斷摸索出林下種植方式和利用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維護方式。當地養茶技術的傳承既是給後代留下了謀生的手藝,更是讓後人學習借鑒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傳說中,布朗族的祖先帕哎冷在去世時對子孫留下遺囑:我給你們留下牛馬,牛馬會遭病死光;我給你們留下金銀,金銀會被用光,我就給你們留下茶樹吧,你們一定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茶樹,一代傳一代。掠奪不是長久之計,只有和諧共生方能長久。

品茶

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向我們提供了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人類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優秀典範,在這裡人們利用因地制宜的土地平面、垂直利用技術以及聚落選址、村寨建設技術等傳統知識體系很好地保護並合理利用景邁山山地和森林資源。同時景邁山居民通過以古茶林為核心的生產、生活、生態用地的合理分配,創造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產活動在茶林外的智慧山地人居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山地森林農業文化景觀的傑出代表。千年易過,森林與茶葉互生,人類與自然共榮。蔥蔥鬱鬱的景邁山告訴我們,這一滋潤了億萬人唇齒與肺腑的飲品,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編輯:溫遇桉】

編輯出版發行人:環球新聞時訊報
社長:魏月童
承印: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