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台灣學術界中,有個關於“上海熱”(Shanghai Rush)的討論,它描繪了台灣人對上海文化、歷史、生活方式等方面所持有的濃厚興趣和情感認同。這種熱情體現在台灣人閱讀關於上海的書籍、觀看描述上海的電影和電視劇、參與與上海相關的文化活動,甚至前往上海體驗當地生活或選擇工作等多元化方式上。
近日,知名演員胡歌“旋風式訪台”,參與了“對話青年”影視經驗交流活動,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焦點。他在電視劇《繁花》中的精湛演繹再次贏得了兩岸觀眾的喜愛,進一步提升了上海在台灣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繁花》自播出以來,在微博和抖音等社交媒體上的話題閱讀量和播放量均創下驚人紀錄,並榮獲多項大獎。
胡歌在交流中表示,儘管久未踏足台灣,但他依然覺得台灣親切如家。他以幽默的方式提及“我的滬語是不是有台灣口音”、“我們不分彼此”等話題,這些接地氣的互動迅速拉近了兩岸之間的距離。《繁花》展現上海記憶和上海故事,胡歌通過其精彩演繹成為講好上海故事的積極實踐者,進一步推動了“上海熱”在台灣的持續升溫。
猶記得,去年(2023)的“雙城論壇”上,台北市長蔣萬安曾表示,台北和上海很像,他對上海“很有feel”,這是蔣市長體會後的真實感受。台北和上海在很多方面有著“選擇性親近”的特質,台北注重品味,上海講究腔調,兩座城市在生活風格、生活品味、城市節奏、人文風情等方面都有著相似的魅力。
蔣市長還在“雙城論壇”上提到了張愛玲對台灣的影響力。張愛玲不僅是一個文學符號,更代表著上海獨特的文化記憶和故事傳承。當台灣遊客前往上海時,“常德公寓”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打卡點。這裏曾是張愛玲故居,如今已轉變為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旅遊景點。遊客們紛紛來到一樓的張愛玲咖啡廳,品味一杯咖啡的同時,也感受著濃厚的張愛玲文化氛圍。這種對張愛玲的關注和熱愛,正是“上海熱”的一種生動體現。
此外,台灣博主鐘明軒分享了自己在上海的體驗,認為上海是一個非常發達的城市。他通過親身體驗,在社交媒體上傳遞正能量和積極資訊,讓更多台灣觀眾對上海產生興趣和好奇。這也是“上海熱”在台灣持續發酵的一種表現。
隨著今年(2024)雙城論壇的舉行,我們期待“上海熱”在台灣繼續發酵,展現出更多的文化交流和情感共鳴,更進一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編輯:曉紅】
編輯出版發行人:環球新聞時訊報
社 長:魏月童
承 印: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 址: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