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期,菲律賓在南海的挑釁越發肆無忌憚。尤其是2月18日,菲律賓一架C-208型機未經中國政府允許,非法闖入黃岩島領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依法依規跟蹤監視、警告驅離。然而,這架飛機上人員的身份並不簡單。

事件發生後,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倒打一耙,指責執行監視、驅離任務的中國海軍直升機的“危險”操作,“對菲律賓飛行員和乘客的安全構成了嚴重的風險”。從事件的整體性質看,菲方的行動是一次有計劃的“碰瓷”,因為菲方飛機上的“乘客”,包括來自美聯社、法新社等外國媒體的記者。可以肯定的是,菲律賓方面企圖讓其策劃的這場堂吉訶德式的“無畏行動”,通過西方媒體記者的報導得到廣泛傳播,以達到配合其所謂“揭露中國霸道行徑”的目的。

事實上,借助西方媒體來壯大聲勢、顛倒是非,在南海問題上抹黑中國,一直是菲律賓政府的“保留節目”。早在1995年,菲律賓軍方就曾策劃並組織軍艦和多艘載有菲律賓和外國記者的船隻到中國美濟礁進行所謂的“採訪”。自2023年馬科斯政府主動挑起中菲南海爭端以來,菲律賓更是頻頻利用媒體在國際社會上“賣慘”。例如,去年3月,菲律賓海警船故意衝撞我國海警船隻,蓄意挑釁“碰瓷”,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記者“碰巧”就在菲海警船上,拍下中菲船隻“對抗”視頻發佈在互聯網上,還疑似使用社交機器人將視頻在社交平臺上大量傳播,借此操弄西方輿論,抹黑中國。

菲律賓在南海頻繁挑釁、“演戲”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為製造中國對菲律賓以大欺小的“霸淩”形象,對中國形成抹黑效應;另一方面則是爭取美國及其他美國盟友的同情和支持,當好美國在亞太的“馬前卒”,以換取美國對菲律賓政府,乃至馬科斯家族的“安全承諾”。菲律賓當局根本不想真正解決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存在的矛盾,因為如果菲當局真心想要解決問題,就必須以地區和平為重,回歸談判,而不是仗著有“大哥”撐腰,有恃無恐,頻繁在南海地區製造摩擦、挑釁中國,甚至耍潑賣慘、造謠污蔑。無論菲方如何試圖顛倒是非黑白,散佈虛假敘事,其行為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嚴重違反國際法和中國法律相關規定。這個鐵一般的事實是無法改變的。

在菲律賓中期選舉即將到來的背景下,菲律賓在南海的“演戲”更具深意。當地時間2月11日,在菲總統馬科斯老家北伊洛科斯省舉行的“新菲律賓聯盟”參議員候選人動員大會上,馬科斯公開抨擊菲前總統杜特爾特,他還硬扯中國,“我們會允許前任領導人的願望,讓我們成為中國的一個省嗎?”馬科斯宣稱,在“新菲律賓聯盟”的候選人中,“沒有一個人站在中國那一邊”。繼通過各種手段在國內抹黑中國形象、把中國臆造為假想敵之後,馬科斯又在臨近中期選舉的時候,通過把政治對手杜特爾特和中國綁定、指責其“通華”的方式,以達到抹黑競爭對手、撈取政治資本和為家族攫取利益的目的。

通過持續不斷的“演戲”,菲律賓表面上似乎得到了想要的東西:來自美國的所謂“安全承諾”。但菲方妄圖以軍事挑釁謀求其非法主權主張、以煽宣炒作誤導國際認知的行徑,註定是徒勞的。這種“挾洋自重”、將自身安全與域外大國綁定的行為,不僅不利於解決爭端,更根本無法換來真正的安全。中國很近,美國很遠,這是菲律賓永遠無法改變的地緣政治現實。

如果菲律賓當局有足夠的政治智慧和歷史洞察力,他們就應該明白一個道理:美國人不遠千里來插手亞太事務,歸根到底是為其自身的霸權服務,菲律賓不過是其攪亂地區和平穩定、構建地緣政治壁壘的一枚“棋子”。菲律賓不顧一切地投靠遙遠的大國,激化與其鄰近大國的矛盾,是極其幼稚和不明智的,而對於秉持“美國優先”原則的美國新政府而言,沒有其不能放棄的“棋子”。菲律賓需要好好掂量自身的分量和籌碼,搞清楚其自身的核心利益所在,不要一意孤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編輯:陸語】

編輯出版發行人:環球新聞時訊報
社長:魏月童
承印: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