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4月28日上午在北京舉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國勞動模範和756名全國先進工作者。這是我國第17次評選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也是党的二十大明確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後,首次開展全國性勞模表彰,必將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頑強的奮鬥、更加智慧的創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不懈奮鬥。

百年工運薪火相傳,黨群同心鑄就偉業。從1925年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至今,中國工運事業始終與党的初心使命同頻共振。在革命年代,工人階級以血肉之軀推翻“三座大山”,用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的怒吼、省港大罷工的壯舉,書寫了“工人階級聯合起來”的覺醒篇章;在建設時期,大慶油田的“鐵人精神”、紅旗渠的“人工天河”、羅布泊的“兩彈一星”轟鳴,詮釋了“咱們工人有力量”的豪邁誓言;在改革浪潮中,青藏鐵路的“天路”奇跡、三峽大壩的“國之重器”、南水北調的“世紀工程”,見證了產業工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壯闊實踐。新時代以來,黨中央將工運事業推向新高度。從脫貧攻堅戰場上的奮鬥身影,到科技攻關一線“嫦娥”攬月、“天問”探火的工匠智慧;從糧食產量連續10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的田間汗水,到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300萬輛的車間創新,中國工人階級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擔當,將“中國夢•勞動美”的畫卷鋪展在神州大地。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彙聚起磅礴力量。

時代號角催人奮進,勞模精神閃耀光芒。此次表彰的1670名全國勞動模範和756名先進工作者,是新時代奮鬥者的縮影。他們中有紮根鄉村振興一線的“新農人”,用直播電商讓土特產“飛”出大山;有攻克“卡脖子”技術的工程師,在裝備製造領域突破0.01毫米的精度;有傳承非遺技藝的大國工匠,讓千年榫卯結構煥發新生……這些平凡英雄以“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執著,詮釋了“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價值追求。勞模精神不僅是個人勳章,更是時代座標。從“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進喜,到“用生命踐行航空報國”的羅陽;從“焊花映照初心”的高鳳林,到“數控‘女刀客’”趙晶,一代代勞模用生命丈量責任,以匠心鑄就豐碑。這種精神如同火炬,點燃了億萬勞動者“技能報國”的熱情,更構築起中國式現代化最堅實的精神底座。

勇立潮頭再譜新篇,實幹擔當開創未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肩負著更為光榮的使命。從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頂層設計,到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文化浸潤,黨和國家正以系統思維構建新時代工運事業發展新格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現場,建築工人用汗水澆築城市天際線;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技術工人通過數位化改造,讓“共和國長子”煥發新生機;在鄉村振興一線,新型職業農民用科技賦能現代農業……實踐證明:當14億多中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沒有成就不了的偉業。“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每個人都是主角,每份付出都值得銘記,每次跨越都凝聚著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

歷史長河奔湧向前,奮鬥腳步永不停歇。從百年工運史中汲取智慧,在勞模精神裡凝聚力量,14億多中國勞動者正以“闖”的魄力、“搶”的勁頭、“拼”的勇氣,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上鐫刻新的榮光。當工匠精神引領時代風尚,當勞動光榮成為社會共識,當億萬勞動者的智慧力量充分湧流,我們必將以新的奮鬥創造新的偉業,以新的光榮續寫新的傳奇。【編輯:陸語】

編輯出版發行人:環球新聞時訊報
社長:魏月童
承印: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