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日本大型便利店連鎖企業羅森集團3日宣佈,將推出使用2023年收穫的大米製作的“陳年飯團”,並以低於其普通飯團的價格進行售賣。
羅森已從市場上採購了約兩噸陳米。羅森集團社長竹增貞信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鑒於這些陳米保存狀況完好,公司希望更有效地加以利用。竹增貞信還稱,公司計畫推出幾種基礎口味,每份售價約為稅前120日元(約合人民幣6元)。
羅森受到葡萄酒行業的啟發,將在飯團上貼上大米收穫的年份——“2023 年”,就像優質葡萄酒的酒瓶上也會貼年份標籤一樣。羅森計畫最早於7月初開始在關東地區部分門店銷售“陳年飯團”。
羅森此舉在社交平臺上引發廣泛爭議。有網友稱,“你把舊米叫做‘陳年米’?!既然如此,我就把老家倉庫裡放了十多年的米拿出來。這可跟‘竹鶴十二年’或‘山崎十年’(酒類)不一樣。大家處境正艱難,別胡鬧!”
有網友表示,“我暫時不會買羅森的飯團。”
有網友表示,“給食品加上陳年修飾可不好。”
還有網友質疑羅森所用的“陳年”一詞,稱“他們是不是想用‘陳年’來誤導消費者,這是過度宣傳。”
日本作為大米產地之一,鬧“米荒”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據日本總務省公佈的今年4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大米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98.4%,5月11日,一袋5公斤裝大米在日均價達到4268日元(約合人民幣215元),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米價高漲,一些民眾開始分食米飯,偷米案件也頻頻發生。今年3月以來,日本政府投放了儲備米。
日本雅虎新聞網近日報導稱,隨著儲備米大量流入市場,有關大米品質的爭議也隨之發酵。不同年份生產的大米因其味道與品質問題,成為日本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日本國會中甚至出現了“政府儲備米存放時間太久,再存放一年就是動物飼料”等言論,進一步加劇了民眾對儲備米食用價值與安全性的擔憂。【編輯:陸語】
編輯出版發行人:環球新聞時訊報
社長:魏月童
承印: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