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婚變”!91歲傳媒大亨默多克四度離婚,財產怎麼分?
據美國媒體最新爆料,91歲高齡的世界傳媒大亨魯伯特·默多克已經與現任妻子傑莉·霍爾鬧掰,即將迎來人生第四次離婚,女方是否能索要到“天價分手費”引發輿論聚焦。不過,《紐約時報》等媒體紛紛表示,婚姻的破裂不會影響到默多克名下企業的股權結構與經營。
苏炳添9秒83打破亚洲纪录 闯入决赛获奥运百米第六名
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成功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在随后的100米决赛中,苏炳添赢得第六名的成绩,创造了历史。
9秒85,一直被认为是亚洲人百米的极限时间,但苏炳添却不这么认为,他曾多次表示亚洲人可以跑到9秒85,他也成功向世界证明了这一点。9秒83对于亚洲人而言是划时代的速度,对于世界田径史也极具意义。
8月1日晚,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举行之前,当中国和苏炳添的名字出现在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跑道上,大家激动到泪目。这条奥运百米决赛跑道上,终于有了中国和中国人的名字。
“我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也完成了中国短跑历代前辈们给予我们年轻一辈的嘱托,所有的不可能就是用来打破的,我今天做到了!”,苏炳添简单的话语背后是无数的拼搏与汗水。
苏炳添1989年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古一村,多次在男子百米比赛中跑进10秒大关,被称为“跑得最快的亚洲人”。此前,苏炳添曾两次参加奥运会,都遗憾地无缘男子百米决赛,但他的目标一直没有改变过,“就是想要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 2019年,苏炳添因腰伤遭遇“低谷”,并因为伤病暂时告别赛场一年多,当时外界对他的状态充满质疑。
因为年龄增长带来的身体机能下滑,很多前辈到了28岁就会选择退役,苏炳添也曾有这个计划,可真正到了28岁,他觉得自己还能跑,“不是28岁就跑不动了,只是看你想不想跑”。今年3月,32岁的苏炳添重返赛场,孤独的站在跑道上,紧握跑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目标,苏炳添以极强的意志力,圆梦东京奥运会。
“9秒83这个成绩也是创造了历史,他能有这样的成绩我们都为他自豪!”苏炳添在广东省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训练时的短跑教练宁德宝说。
苏炳添在决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天是一辈子最好的回忆,今天的成绩应该说没有让大家失望,希望在几天后的接力比赛中继续带来中国速度。”
承印人:環球電視臺
地址: 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
中央军委今年再晋升5名上将,多名新任司令员职务首次披露
央视新闻报道,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仪式9月6日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军官颁发命令状。这也是继今年7月5日晋升4名上将后,中央军委在一年之内第二次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这次晋升上将军衔的军官是:西部战区司令员汪海江、中部战区司令员林向阳、海军司令员董军、空军司令员常丁求、国防大学校长许学强。这5名新晋上将的军职也是首次公开对社会披露。
两位战区新主帅:汪海江曾上战场并立一等功,林向阳两次参加阅兵
汪海江出生于1963年10月,今年58岁,四川安岳人,他长期在我国边疆地区任职,曾任解放军第61师师长、南疆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2016年11月,汪海江以西藏军区副司令员身份参加公开活动。2019年12月,汪海江晋升为中将军衔。2020年1月,汪海江接替许勇担任西藏军区司令员。
《解放军报》曾这样报道汪海江——在2017年,汪海江曾在海拔4000多米的边防一线连续蹲点10个月,带领官兵在极端天气修建盘山公路,为边境小康村建设作贡献。
2018年,汪海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到他自己的经历:“我是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从地方参加高考考入军校的学员之一。毕业后不久,我就参加了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带领官兵多次抵近前沿阵地侦察,因作战英勇荣立一等功。”
今年4月4日,公开报道显示,汪海江离开西藏赴新疆军区任职。当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举行清明祭英烈活动,汪海江出席了这次活动。
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喀喇昆仑卫士”报道,8月2日下午,新疆军区首次举行大校军官退役仪式,军区中将司令员汪海江代表全区官兵向全体退役军官致以崇高敬意和美好祝福。
这也显示汪海江那时已担任新疆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隶属于陆军领导,为副战区级。至今日汪海江晋升上将,他的新职务——“西部战区司令员”也正式向社会披露。
林向阳1964年10月出生,福建福清人。他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2集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司令员等职务。
林向阳两次参加了天安门阅兵。2015年9月3日,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中,林向阳担任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领队。2019年10月1日,林向阳担任国庆七十周年大阅兵陆军方队领队。
2019年国庆阅兵后,解放军报曾报道了这支“陆军方队”。 陆军方队以第82集团军“铁军旅”为主体,由陆军部队54个单位抽组而成。方队领队是第72集团军军长林向阳、第83集团军政委唐兴华两位少将。
林向阳在接受采访时说,“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
2017年4月27日,时任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披露了中央军委的决定:以原18个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番号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和八十三集团军。
在担任72集团军军长前,2017年7月,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后,林向阳还担任过第82集团军军长。此前,林向阳还担任过陆军第47集团军军长。
2020年7月,在当年夏季将领调整中,曾先后担任3个集团军军长、两次担任阅兵领队的林向阳,转任东部战区陆军司令员,这也是东部战区的第三任陆军司令员。
今日,林向阳的“中部战区司令员”职务也首次公开。
空军新司令员常丁求曾被军报报道称“名号在空军飞行员队伍里可谓如雷贯耳”
常丁求出生于1967年,湖南省衡阳市人,1984年招飞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副司令员、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
他曾是媒体中的“空军明星将领”,2016年,年仅49岁的常丁求任职南部战区副司令员。
信息来源于解放军报2016年发表的一篇名为《联合:“聚变”与“裂变”的再造》的报道。这篇文章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行报道,解析习主席向五大战区授予军旗并发布训令,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
在这篇报道中,常丁求对战区作了自己的解析,文章写道——南部战区副司令员常丁求给记者打了个浪漫的比喻:“战区是个‘小男孩’,现在看着筋骨还弱,却天然有着战斗的基因,让他茁壮成长,将来力气一定比女孩大!我们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
2018年,时年51岁的常丁求履新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并刷新了现役最年轻中将的纪录。在2015年9月3日的大阅兵上,“即将达到空军歼击机飞行员的最高飞行年限”的常丁求驾驶歼-10A歼击机飞过天安门接受检阅。他当时也是56位将军领队中最年轻的将军。
2017年10月,常丁求当选为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对于常丁求的作战风格,《解放军报》2015年8月曾刊发报道作了详细介绍。报道提到,常丁求的名号,在空军飞行员队伍里可谓如雷贯耳。一个“敢”字,贯穿了他30余年军旅生涯。
新晋上将、海军司令员董军曾任海军司令部军训部部长、北海舰队副参谋长、东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副参谋长等职,2012年7月晋升海军少将军衔。
董军上一个职务“南部战区副司令员”是在2017年国防部官网的一则军官外访的消息中披露的。消息显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3月27日离京赴马来西亚和沙特进行正式访问。主要随行人员有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邵元明、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刘胜和南部战区副司令员董军等。
值得注意的是,董军和常丁求都曾以“驻粤部队领导身份”出席公开活动。2017年1月,董军出席公开活动时的身份就是“驻粤部队领导身份”,位列当时的南部战区副司令员常丁求和南海舰队司令员王海之间。
今年两次晋升上将,“十八大”以来解放军已陆续晋升上将52人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2年到2017年,解放军每年都有上将晋升。2018年没举行相关晋升仪式,2019年、2020年和今年都有上将晋升。今年7月5日和9月6日,中央军委两次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共晋升了9名将领上将军衔。
在“十八大”以来历年的晋升中,2015年和2019年晋升规模最大,均达到10人。
自2015年底启动新一轮军改以来,军队已晋升上将31人,既涵盖陆、海、空、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部队,也有来自军委机关、五大战区和军队院校。
哪些人可能晋升上将?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了一些职务必须由上将担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为上将,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为上将,正大军区职为上将、中将。
从军衔和职务的对应关系看,担任了正大军区职就有可能晋升上将军衔。根据解放军军衔目前的划分,军衔分为三等十级,分别为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少将、中将、上将。
按照规定,军官军衔一般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逐级晋升。如果一名少尉要晋升为大校,按照“4年一晋升”的规定,一般需20多年,按年限晋衔即可。而校官晋升将官就更不容易了,按照规定,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都要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授予。
承印人: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址: 香港上環干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
拚搏窮小子 遇上風雲便化龍
每年多次來台灣偷閒,但對苗栗的認識,如山城天氣像霧又像花;因緣際會,來到百年溫泉的泰安鄉,在外表毫不起眼泰安觀止溫泉會館泡湯,聽着苗栗觀光協會前理事長江德利,縷述山城泰雅族的悲壯故事 ..........
瑞典環保少女膺《時代》風雲人物
瑞典16歲環保鬥士桑伯格11日獲選為2019年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成為92年來獲此殊榮年紀最輕的人。《時代》表揚桑伯格致力敦促各界立即採取行動,以因應全球氣候危機。《時代》封面並以「年輕的力量」(Power of Youth)為她下註腳。
“問天大管家”張嶠:幫中國最重航天器“升級換代”
發射、入軌、成功對接、太空人進駐問天實驗艙……7月24日14時22分,搭載中國最重航天器——問天實驗艙的長五B火箭順利升空,495秒後火箭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就在大家合影慶祝時,有一支團隊還在緊張地盯著電腦螢幕,他們在等待一個非常重要的消息。
中鉛毒貝殼雕塑家吉莉安 窮15年完成「美麗的死亡」 控訴地球遭毒害苦難
以有限的生命,成就不朽的作品,是藝術家們的夢想。
加拿大雕塑家吉莉安.格恩瑟(Gillian Genser),15年來致力用藍貽貝製作名為「亞當」的作品,過程中卻出現頭痛、失眠、痴呆等症狀 ..........
沒架子的台中市府 觀旅局話事人陳盛山
香港的高官,經常擺官威「堅離地」,台灣的高官,無架子「腳踏實地」, 當中數到最鍾愛香港的,非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局長陳盛山莫屬,相信業 界沒異議。過去四年,陳局長來港20次。上月底陳盛山才來港推動台中世界 花卉博覽會,開門見山,盛讚港人最懂玩,一手促成賣大包,三日兩夜住宿八程機票二人價只需2,195元。台灣人見了也眼紅...
南京大屠殺「活證」金茂芝離世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此後,30萬以上的中國人在侵華日軍長達6個星期慘絕人寰的屠殺中遇難。劫後餘生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是那段歷史的「活證」,歷史給他們留下終身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
水務署首位女學徒不遜男性
為確保優質可靠的食水供應服務,水務署的前線工作十分重要,技工更是不可或缺。為培育技工人才,水務署2015年開始開辦學徒計劃,每年招聘約10位見習二級技術員(水務),提供一系列在職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