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超9小時增患癡呆風險?
近日,美國佛州Miami Miller大學發表研究結果稱,每晚睡9個小時的人,記憶力和語言能力明顯下降,這些是阿茲海默症等癡呆症的早期症狀。研究調查了5247名45歲至75歲的西班牙裔美國人7年的睡眠情況⋯⋯
豆漿雖好也能「傷人」
豆漿口感醇美,營養豐富,是很多人喜愛的早餐飲品。但是,豆漿並非人人適合。喝豆漿需要注意哪些事?哪些人不能喝豆漿?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不是所有胸疼都是心梗
並非所有胸痛都是心梗,如果出現定位明確、性質尖銳、持續存在且不影響日常活動的胸痛,不必過於緊張和驚慌。今天我們就請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急重症中心主任楊豔敏,為大家介紹常見的胸疼與心梗所致的疼痛到底如何區分。
關於茶的那些奇特“別稱”你知道多少?
說到茶的別稱,古人可是為它取了一籮筐的名字,如葉嘉、玉川子、清風使、滌煩子、雲華、月團、碧霞、玉蕊、雪芽等等,不僅好聽還極富詩意。但是歷史上也有一些聽起來和茶扯不上關係的別稱,讓人乍聽起來摸不著頭腦,究竟它們和茶有哪些淵源呢?
1滴血2小時可驗是否罹癌
日本東芝於25日對外宣布,現已開發了1項從1滴血液中便能檢測出癌症的檢查技術。據了解,該技術可在2小時內判定出是否有罹患13種癌症中的任何1種,準確度為99%。
自测血压为啥总不准?这些细节做错了
今年的10月8日是第24个“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一种陌生的疾病了。为了更好地知晓和控制自己的血压,很多人选择为自己的家庭配备血压计。不过,在家测量血压为什么数值总不准?这可能和你测量的时间,测量前做了什么,是否吸烟喝茶,甚至测量中是否说话都有关系。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所的专家就跟大家聊一聊,那些自己量血压容易犯的错。
成年人每年至少量一次血压
血压多久量一次,是人人都需要量吗?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多种疾病,如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国民总死亡的40%以上,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我们可能总认为高血压是老年人才会有的问题,是“老人”的疾病。不过近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在不知不觉间,行为的改变带来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变化,高血压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我们的观念也需要及时更新。
18岁及以上的健康成年人,应培养定期监测血压的习惯,最好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可以抓住任何参加体检或去医疗机构的机会进行测量。35岁及以上人群应该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对于已有危险因素如超重/肥胖、有家族史、长期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或血压已升高但尚未到诊断标准的人群,应经常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则应根据自身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血压监测。
对于已有危险因素或已出现血压升高的人群,应经常测量血压。通过在家进行多次血压测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血压状况,及时发现血压升高,还能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为医生制订治疗方案提供支持。
“电子”或“水银” 居家测血压用啥好?
不少人认为,老式的水银血压计测量数值更准确。其实,只要操作方法正确,购买质量合格的产品,电子血压计的准确率与水银血压计是一样的。一般来说,更建议选择经过认证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并配以大小合适的袖带。它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而且方便携带,测量方式也简便易掌握。
如果是刚刚诊断为高血压,或者血压水平不稳定的人群,最好进行连续7天的血压测量。如果血压控制已经很平稳了,那么就可以每周测量1天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家庭测量血压的结果,一般低于在诊室由医务人员测量的结果,因此诊断标准为135/85mmHg。测量结束后,把测量者、测量日期和时间、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长期坚持,就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血压监测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控制自己的血压水平。
在测血压之前 别做这些事儿
在什么时间测量比较好?我们的血压值一般在早晨的时候较高,在夜晚的时候较低。所以,血压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每次测量2至3遍,取平均值。早晨的测量应在早饭前、服药前,而晚上应在晚饭、服药及洗澡之后。
此外,血压测量前不能剧烈运动,最好能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休息5分钟后再进行血压测量。测血压前30分钟不要吸烟、饮酒、喝咖啡或茶。如有需要,请排空膀胱。
值得一提的是,当测量开始,就不要再说话,或摆动手臂了。
此外,测血压时的几个关键位置要注意。
身体——放松靠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两脚放松放在地上。
手臂——裸露手臂包裹袖带,且袖带要和心脏保持同一高度,下缘距离肘线2至3厘米。袖袋的松紧度要保持在能插进1至2根手指。按下开始按钮,血压计会自动充气、放气,就可以读取数据了。
无症状的高血压也得控制
您也许会问,医生是告诉我有血压高,但我没有症状,也要控制吗?要控制,而且,非常重要!
不加控制的高血压可能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例如可能会对心脏带来严重损害;造成动脉硬化,使流向心脏的血液和氧气减少;导致向大脑供血和供氧的动脉破裂或阻塞,引发脑卒中;还可导致肾脏损伤。而目前,仅有约五分之一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血压控制是有目标的。正常的血压水平应低于120/80mmHg,健康的成年人应努力将血压维持在健康范围。而对于高血压患者,一般应将血压控制在小于140/90mmHg,根据病情需要,部分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降至小于130/80mmHg。
承印人: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址: 香港上環干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
骨頭有麻煩的預警信號
在真的患上骨科疾病之前,你還來得及知道一些預警信號。美國《讀者文摘》雜誌網站近日對此進行了總結。
7省市開通「電子醫保」
「醫保卡忘帶了,只能再辦一張。幾年工夫不到,醫院的就診卡就攢了好幾張。」隨着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國內不少地方都實現了「一個手機走天下」的目標,解決醫保卡電子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24日,微信和支付寶同時宣布,在包括福建在內的多個省市率先推行「醫保電子憑證」,已開通服務的省市居民在手機上便可享受醫保結算等便利化服務。
韓國年輕人腸癌發病率世界第一
據韓國朝鮮日報5日報道,大韓腸道肛門學會4日稱,有研究結果顯示,韓國20-49歲人群的腸癌發病率全球居首。
吃素吃大蒜有利於保護心臟?
近日,台灣藝人高以翔在浙江省寧波市錄製一檔綜藝節目時突然倒地。經搶救無效,醫院最終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在人們對生命突然消失感到扼腕歎息的同時,保護心臟的話題也被不斷提起。從日常飲食、臨床用藥,談論的話題都繞不過血壓、血糖、血脂這些事。那麼關於保護心臟的這些操作,還存在哪些誤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