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時期古墓出土助研絲綢之路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4日指,考古人員早前在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境內,發掘出1座武周時期吐谷渾王族成員慕容智的古墓。據指事發點附近一帶過去更起出大唐金城縣主、慕容曦光及唐弘化公主等古墓。研究所指,新發現對研究絲綢之路交通史等範疇有重要研究價值。
130家藝廊亮相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2022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5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預展,並將於27日至29日面向公眾開放。本屆展會彙聚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家頂尖藝廊。
立夏冷知識: “嘗三鮮”、系“疰夏繩”
據民俗專家王娟介紹,立夏當天民間有“稱人”的習俗,即稱一下體重,希望夏天過得順利。立秋後體重不減,說明身體健康。
億年前恐龍足跡遭村民填平
位於浙江金華蘭溪市的八仙崗自然村,其附近山崗有8個凹坑,一向被村民傳為「八仙下棋」的印記。不過中美古生物學家8日發表論文,認為凹坑實為1億年前的大型恐龍足跡化石,最大一個坑更有82厘米長。惟有傳媒當日到場,意外發現凹坑已被村民刻意填平。
国漫讲个好故事很难吗?编剧这样回答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被誉为国漫电影的“最强暑期档”:《白蛇2:青蛇劫起》《俑之城》《济公之降龙降世》……国漫电影也能跻身暑期档票房前几位。
在网络动画板块,《斗罗大陆》《一人之下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完成新一輪修訂 增補近千條新詞語
近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重點專案《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完成新一輪修訂,推出第4版,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和語文出版社聯合出版。
1.8萬本古籍登記助保育藏人文化
中國政府早年推出「中華古籍保護計劃」,以保育中國多年來流落坊間的古籍。考古團隊近日在西藏為逾1.8萬本古籍完成普查登記,當中291本更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料對保育西藏文化有一定幫助。
63部优秀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入藏国家图书馆
10月24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以及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在国家图书馆学津堂闭幕。中国民族博物馆馆长顾群、副馆长郑茜,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汪东波等嘉宾出席闭幕式。
本届学术展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共同体”为征稿与展映主题。影展评审委员会在全国609部投稿作品中,严格遴选出63部作品入围,并在闭幕式上揭晓了在入围作品中评选出的“中国民族志纪录片收藏奖”“中国民族志纪录片传播奖”和各单元优秀奖等奖项。这些优秀的民族志纪录片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共同收藏。闭幕式上,颁奖嘉宾为获奖者颁发了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奖杯、获奖证书及国家图书馆捐赠证书。
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是中国民族博物馆于2015年发起举办的影像盛典。2017年和2019年,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作为协办单位,为第二届、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支持。目前,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民族博物馆联合收藏了入围、获奖的110余部纪录片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两馆馆藏。
本届学术展共分为“主展映单元”“非遗影像单元”“乡村(社区)影像单元”“学生单元”“短视频单元”“实验影像单元”六个单元。其中,“非遗影像单元”展映活动于10月22-24日在国图影院举办,《黄河牛皮筏》《草鞋》《辣操的刺绣》等6部影片参加展映。放映结束后,影片主创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讲述了创作背景和拍摄背后的故事,并聆听了现场观众对影片的见解和感受。
承印人: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址: 香港上環干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
关于“译”字的现代阐释
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译”字,是个多义词,既做动词,也做名词,覆盖了不同翻译活动和不同的翻译方式,既表示口译,也表示笔译,表示翻译职位和翻译工作者。“译”的诸多义项是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渐渐生成的,这种历史本身,便形成一种翻译文化,值得我们关注。而关于“译”字的两种现代阐释,又生成了其更多的义项。这就是复义的“译”。
中國人吃掉世界七成西瓜
在中國,夏天是吃西瓜的季節。《本草綱目》記載:西瓜甘寒無毒,不僅「消煩止渴,解暑熱」,而且「寬中下氣,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瘡」。從冰箱裡捧出半個冰鎮西瓜,挖出中間最甜的那一塊,打開空調,窩在沙發裡吸上滿滿一口冰鎮西瓜汁,當代年輕人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對於許多中國人而言,在夏天,西瓜絕對是王者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