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觀察:國寶黑陶罐記載了良渚先民啥秘密?

位於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被譽為“中華第一城”,並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標誌著中國五千多年文明史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在良渚博物院的獨立櫃中,陳列了一隻完整的黑陶罐,乍一看並不起眼:短頸、廣肩、鼓腹、圜底、整體略呈鏽紅色,卻是國寶級文物。

2022年度國際騎師錦標賽將在香港上演

全球馬壇盛事2022年浪琴香港國際賽事將於11日在沙田馬場上演,其前奏賽國際騎師錦標賽將於7日晚在跑馬地馬場舉行。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5日攜多位錦標賽騎師出席記者會,分享賽前心情。

冬季養生指南:日常生活中藏著哪些健康密碼?

寒來暑往,四季更迭。隨著小雪節氣的到來,天氣慢慢變冷,人們紛紛穿上了厚厚的冬裝。小雪時節,民間有不少習俗。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二十四節氣飲食健康日誌》主編之一丁霞介紹,比如講究“冬臘風醃,蓄以禦冬”。此時的飲食要溫補,可以補一補脾胃。

只為“塞進展櫃”,台北故宮博物院竟裁切清朝畫作

近日,國民黨“立委” 陳以信公開揭露台北故宮博物院損毀多件文物,引起兩岸民眾的高度關注。6日,又有民進黨“立委”爆料,台北故宮博物院曾故意裁切館藏清代文物“黃河蘭州浮橋圖”,僅僅因為展櫃尺寸小、裝不下畫作,且時任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獲報後隱瞞此事,並沒有懲處相關人員。

科學家警告:氣候變暖或造成北極病毒“溢出風險”!

研究表明,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病毒存在“溢出風險”。法新社18日報導稱,科考隊在加拿大黑曾湖地區進行採樣,黑曾湖是全部水體位於北極圈以內的面積最大的湖泊。科考隊收集的樣本包括冰川融水形成河流的河床土壤,也包括黑曾湖本身的湖床土壤。科學家指出,病毒需要宿主進行複製傳播,宿主可能是人類、動物、植物或真菌。某些情況下病毒可能在不同宿主之間跳躍,從而實現跨物種傳播。

癌症疫苗或於2030年前問世!BioNTech創始人:已有突破進展

據英國《衛報》周日(16日)的一篇報導,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的創始人夫妻Uur ahin和zlem Türeci表示,一種針對癌症的疫苗可能在2030年之前可用,目前他們已經取得了突破,這推動了業界對癌症疫苗的樂觀情緒。

秋季來臨,快給眼睛“補補水”

秋季來臨,正所謂秋季天亢旱燥,乾眼症也隨之而來。頻繁接觸電子螢幕的人群尤其應該注意,對於乾眼症的不當治療或錯誤認知常常會導致更多其他眼睛病症的發生,下面讓我們一起瞭解下乾眼症。

“鹽多油大” 預製菜是你的健康之選嗎?

“30分鐘一桌菜”“人人輕鬆當大廚”……國慶假期,不少餐飲企業與電商平臺合作開發的預製菜火熱銷售,好吃加省事——

法國女作家安妮·埃爾諾獲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科學院諾貝爾委員會10月6日宣佈,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法國女作家安妮·埃爾諾。

天宮飛越香港上空 今日傍晚是觀測拍攝最佳時機

未來數日,香港地區均能觀測到中國空間站(天宮)過境,今日(5日)傍晚為近段時間來觀測拍攝的最佳時機。18時50分左右,若視野良好,市民眺望東南方,即可看到天宮快速掠過香港上空。此時,空間站亮度達-1.2等,與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天狼星亮度相差無幾,即使是在有光污染的區域,僅憑肉眼也能輕鬆觀測。

最近要聞

黎智英案控方增專家作證 審期或增至83天

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連同集團旗下3間公司涉違反香港國安法遭起訴,將於9月25日開審。案件昨日(30日)於高院作案件管理聆訊,控方表示將新增專家證人,辯方要求傳召18名證人作供;預計審訊需時由40天增至約8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