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约翰逊取消访问印度

英国首相约翰逊 海外网4月19日电 据英国《卫报》19日报道,英国首相府表示,由于“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英国首相约翰逊取消了原定于下周访问印度的行程,而是改在4月下旬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对话。英国和印度已经就此事发表了联合声明。 当前,印度疫情形势严峻。据印度卫生部官网19日公布的数据,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15061919例。在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确诊病例273810例,再创疫情以来新高;新增死亡病例1619例,累计死亡178769例。 承印人:環球電視臺 地址: 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

美濫用“美元霸權”損害全球經濟

今年3月以來,美聯儲為應對美國國內高通脹而連續激進加息,推動美元大幅升值,導致從拉美到東亞、從中東到歐洲諸多國家本幣大幅貶值,進口成本攀升,輸入型通脹壓力加劇。美國貨幣政策激進調整的負面外溢效應,凸顯美元霸權擾亂全球經濟之害。

斯里蘭卡陷「雙總理」危機

南亞島國斯里蘭卡政局藏暗湧,小國背後有大事,牽動中印兩國神經。總統西里塞納突然宣布罷免總理維克勒馬辛哈,並解散內閣 ..........

俄罗斯:美國若沒收俄被凍結資產 俄將報復

當地時間4月27日,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稱,俄方可能會通過扣押在俄的美國公民和投資者的資產(包括財產和現金),來回應美國沒收其在西方被凍結的資產。

韓國總統突訪烏克蘭會澤連斯基,或向烏克蘭提供軍援?

當地時間15日,韓國總統尹錫悅突訪烏克蘭首都基輔,並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會談。尹錫悅表示,韓國將擴大援助規模,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需和人道主義物資。不過,他並未提及向烏克蘭提供殺傷性武器援助的計劃。尹錫悅此行是否意味著韓國將改變立場,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支援?分析認為,這仍有待觀察。在向烏克蘭軍援問題上,韓國正面臨巨大壓力。

關閉中國總領館,美國再犯頂級戰略錯誤

美國要全力逼迫中國抗爭,那中美之爭不是什麼新冷戰,而是主權與霸權之爭、發展權與掠奪權之爭、進步與退步之爭、文明與野蠻之爭。

杨洁篪、王毅同布林肯、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当地时间3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双方围绕各自内外政策、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长时间、建设性的沟通。双方认为对话是及时的、有益的,加深了相互理解。   中方表示,中方是应美方邀请而来。中国农历新年除夕,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成功通话,一致同意双方要加强沟通,管控分歧,拓展合作,这对今后一段时期中美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次中方应邀来到安克雷奇同美方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是落实两国元首通话共识的重要举措,也是两国元首亲自决策举行的。过去几年,由于中国的正当权益受到无理打压,中美关系遭遇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这种局面损害了两国人民利益,损害了世界稳定与发展,不应再继续下去了。中方愿同美方加强战略沟通,推动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两国关系沿着健康稳定轨道向前发展,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繁荣。 中方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人民的高度共识,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是中国发展的“密码”。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康庄大道走下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制度安全不容损害,这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中国的发展目标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要通过艰苦奋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制定一切政策的出发点。中国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任何人不能剥夺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中国始终重视保护和促进人权,把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协商民主,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不会将自己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同时坚定维护自身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反对动辄拿人权问题作幌子对中方指责抹黑,干涉中方内政。中国的根本发展目标,对内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外就是通过自身发展为全人类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中国无意干涉美国的政治制度,无意挑战或取代美国地位和影响。同时美方应当正确看待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正确看待中方一系列大政方针,正确看待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党的领袖的核心地位,是在艰苦卓绝的实践中产生的,得到14亿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这一集体意志坚如磐石,毫不动摇。 中方指出,中国将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公平正义,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坚决反对别国对中国内部事务指手画脚,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决定政策立场。中国自己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期待其他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期待各国超越社会制度、文明宗教不同,和平共处、共创繁荣。合作共赢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黄金法则。中国的发展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下一步谋求高质量发展也将在更加开放条件下推进。多边主义是现行国际体系的重要基石。真正的多边主义应当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尊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尊重世界各国主权,尊重文明多样性,致力于国际关系民主化,而不应该拉“小圈子”,更不应该开历史倒车,以意识形态划线,重挑集团对抗。我们愿与美方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机制中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国际公共产品。我们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不能谁的胳膊粗、拳头大谁说了算,更不能以大欺小、恃强凌弱。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应该被倾听,发展中国家的权益理应得到保护。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应当携手深化南北合作,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共同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方表示,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中美两国并不必然相互构成威胁,差异分歧并不构成中美对抗的理由,中美双方谁都无法承受冲突对抗的后果。中美两国应当相互信任而不是猜忌、相互理解而不是指责、相互合作而不是拆台,确保双方集中精力处理好各自国内的优先议程,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两国可以在抗击新冠疫情、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等当前国际社会最紧迫的三大任务上开展合作,在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加强沟通协调,为双方人文交流排除干扰,共同做大合作蛋糕,更多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同时,合作应该是双向、互利的,平衡解决双方关切。中方对美政策保持高度稳定性和连续性,致力于同美方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同时坚定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双方要根据两国元首通话精神,保持沟通渠道畅通,恢复正常对话交往机制,开展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避免误解误判。两国有责任、有能力、有智慧找到不同政治制度大国相处之道,这将是中美两国为人类文明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中方指出,过去几年来,由于美国上一届政府逆潮流而动,实行极端错误的反华政策,严重损害中国利益,严重损害中美关系,中方不得不采取正当必要措施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方敦促美方消除上届政府对华错误政策影响,同时避免制造新的问题。 中方指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核心利益,没有任何妥协退让余地。我们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美台官方往来和军事联系,停止售台武器,不助台拓展所谓“国际空间”,慎重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不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不要试图突破中方底线,以免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 中方指出,中国香港特区的选举制度是中国的地方选举制度,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是中央事权,如何设计、如何发展、如何完善是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政府、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必须坚持“爱国者治港”。我们敦促美方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尊重中国全国人大关于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停止插手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停止为“港独”势力撑腰打气,撤销对中国官员和机构的非法制裁,不要再试图搞乱香港,不要阻挡中国推进“一国两制”的进程。如果美国继续一意孤行,中国必将作出坚定回应。 中方指出,把“种族灭绝”的帽子戴到中国头上,是本世纪最大的谎言。中方愿同美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新疆的大门向世界敞开,但我们不接受带着偏见、居高临下、像教师爷一样到新疆去搞所谓“有罪推定”式的调查。希望美方尊重客观事实,停止攻击抹黑中国治疆政策,放弃在反恐问题上搞双重标准。 中方指出,第十四世达赖是打着宗教幌子、长期从事反华分裂活动的政治流亡者。希望美方恪守承认西藏是中国一部分、不支持“藏独”的承诺,慎重妥善处理涉藏问题,撤销对中方有关官员的制裁,停止利用涉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双方同意按照两国元首2月11日通话精神,保持对话沟通,开展互利合作,防止误解误判,避免冲突对抗,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双方都希望继续这种高层战略沟通。 双方均致力于加强在气候变化领域对话合作,双方将建立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工作组。 美方重申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双方探讨了为各自外交领事人员接种新冠疫苗作出对等安排。 双方将本着对等互惠的精神就便利彼此外交领事机构和人员活动以及媒体记者相关问题进行商谈。 双方讨论了根据疫情形势调整相关旅行和签证政策并逐步推动中美人员往来正常化事宜。 双方还讨论了经贸、两军、执法、人文、卫生、网络安全以及气候变化、伊朗核、阿富汗、朝鲜半岛、缅甸等一系列问题,同意保持和加强沟通协调。 双方表示将围绕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活动加强协调磋商。

“或有多達20萬人仍被埋”:救援人員加緊搜尋土敘地震倖存者

據法新社2月10日報導,10日,在至今已造成超過2.3萬人死亡的地震發生5天后,土耳其和敘利亞的多名兒童從廢墟中生還。

就減少使用化石燃料議題 G20未能達成共識

極端天氣在全球多地肆虐之際,二十國集團能源官員卻在一些生產國反對下,沒能就逐步減少化石燃料使用路線圖達成一致。繼上週二的(G20)財政部長會議未能發表聯合公報後,這一輪的會議也未能發表聯合公報,只發佈成果聲明和主席摘要,但發表的這份文件對全球暖化的主要根源——煤炭隻字未提。

中英气候变化风险评估项目发布第三阶段成果 呼吁加强合作

来自中国和英国的多家机构11月30日在北京和伦敦联合举办在线发布会,公布了中英气候变化风险评估项目第三阶段的研究成果,发布了包括《2021碳中和目标与气候风险:气候变化经济损失评估》《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及治理(2021)——来自中英合作研究的洞见》等多份重磅报告,并呼吁加强国际合作以应对气候变化风险。

最近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