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宣稱法國進入“戰時經濟”的三重考量

法國總統馬克龍當地時間13日在巴黎舉行的2022年歐洲國際防務展上宣稱法國進入“戰時經濟”,引發法國國內外廣泛關注。馬克龍做出這一表態的背後有三重考量,分別對應當前的法國經濟、防務和政治議題。

金正恩視察試射超大型火箭炮

這是朝鮮今年第13次試射飛行物,也是第4次超大火箭發射系統的試驗。報道引述分析指,朝鮮今次發射火箭炮的飛行距離、高度均有所提高;兩枚火箭炮發射時間相差縮短到30多秒,首次對外驗證連射性能,領袖金正恩到國防科學院觀看超大型火箭炮試射,並對試射結果極度滿意⋯⋯

鮑達民出任加拿大駐華大使

在中加關係緊張下,加拿大總理杜魯多4日宣佈,任命國際知名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前董事長兼全球總裁鮑達民(Dominic Barton)為新任駐華大使。據悉,鮑達民將在獲得中國政府正式接受其任命後前往北京。

伊核談判在卡塔爾重啟

當地時間6月28日,卡塔爾外交部發表聲明稱,卡塔爾歡迎美國與伊朗在歐盟的協調下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就恢復履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重啟對話,卡方願意為對話提供便利。

俄烏隔空簽署首份“重要協定”,古特雷斯:黑海上有了座希望的燈塔

當地時間22日下午(北京時間22日晚),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分別與聯合國、土耳其官員簽署協議,為解決俄烏糧食經黑海港口運出鋪平道路。這兩份“三方協議”和土耳其方面前一天預告的“四方協議”不盡相同,但如果執行順利,將極大地緩解目前全球多國面臨的糧食短缺問題。“黑海上有了一座希望的燈塔。”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檔簽署後稱。幾乎所有的國際媒體都認為,這是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達成的首份重大協定。該協議主要由土耳其和聯合國斡旋,沒有美國、歐盟等西方國家的參與。

加拿大“屈服”了,歐洲還在堅持,特朗普又抱怨日本不買美國大米

針對加拿大取消數位服務稅以推進對美貿易談判,美國白宮6月30日稱,加拿大向美國“屈服”,雙方將恢復貿易談判。

俄發佈更多美在烏生物實驗室證據

據今日俄羅斯通訊社報導,俄羅斯調查委員會負責人亞歷山大·巴斯特雷金表示,他的部門已經“明確確認”參與軍事生物研究的美國人,包括五角大樓雇員和與美國軍方關係密切的公司。從2005年到2022年初,美國在烏克蘭的生物實驗室研究上投入了超過2.24億美元。

朝鮮罕見淩晨閱兵 金正恩哽咽

朝鮮中央電視臺10月10日傍晚播出的畫面顯示,朝鮮舉行了朝鮮勞動党建黨75周年閱兵式。

黎巴嫩首都爆炸 已致78亡4000傷

當地時間8月4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發生嚴重爆炸事故。黎巴嫩衛生部最新消息稱,爆炸已造成至少78人死亡,超過4000人受傷。

利比亞洪災已致超1.1萬人遇難

利比亞紅新月會14日表示,該國東部洪災遇難者人數已超過11000人,另有20000人失蹤。世界衞生組織14日宣布緊急撥款200萬美元,用於援助遭受颶風、洪水災害的利比亞。聯合國承諾提供1,000萬美元援助利比亞的洪災倖存者,其中包括至少3萬在德納無家可歸的人。這幾乎是這個城市災難前人口的三分之一。

最近要聞

從“買賣鏈”,到全球“共用、共贏”鏈

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開幕式在北京成功舉辦。據悉,本屆鏈博會展覽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全球知名參展企業和機構650餘家,涉及7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