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它相比 航母就是個「勤雜工」
今天要談的是人類命運的終極威懾:戰略核潛艇。
美國人權狀況堪憂
11月26日,中國人權研究會發表了《美國長期存在的性別歧視問題嚴重阻礙婦女人權的實現》一文,以鐵一般的客觀事實揭露了當前美國始終無法根除的性別歧視問題及其造成的美國人權長期處於惡劣狀態的真相⋯⋯
南海不是美国维系霸权的竞技场
7日,美国海军“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结束了在南海的联合军演。这是今年以来“罗斯福号”第三次闯入南海海域,再次证明美国已成为南海和平的最大威胁。不过,美方再怎么秀肌肉,其搅浑南海的企图注定落空。
在美国的霸权版图中,南海被视为维护其印太领导地位的关键海域以及遏制中国的重要抓手。美军时不时打着所谓“航行自由”的旗号闯入南海,实则行危害沿岸国主权和安全之实。
据统计,2020年美国军舰穿越南海多达10次。拜登政府执政三个月,不仅派遣航母战斗群三次闯入南海,还拉帮结派、纠集盟友到南海滋事,意图对中国施压,大力推进所谓的印太战略。
可见,在美国的主导和怂恿下,域外国家在南海耀武扬威、挑动事端、制造紧张,是南海“军事化”的根本原因。而就当前形势而言,美国要搅浑南海纯属痴心妄想。
一方面,美方纠集盟友意图在军事上施压中国很不现实。正如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盟友更多的是言语高调、行为克制。以“四方机制”国家为例,虽然日本和澳大利亚多次放出狠话,但其舰机并未单独或伙同美国搞过“闯岛闯礁”行动。其他域外大国更多的是把南海作为捞取政治资源的舞台,卖力表演可以,对华作出实际挑衅很难。
更重要的是,美国搅局南海的行径违背了地区国家维护和平、共谋发展的意愿,不得人心。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双边合作展现出强大生机与活力。2020年以来,面对全球疫情冲击,中国和东盟共克时艰,成为全球抗疫合作的典范。双方还实现了贸易和投资合作逆势增长,首次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特别是成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推进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力。
当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形势总体稳定。双方正在加强涉海事务合作,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智慧妥善管控分歧。近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明确表示,希望和平解决与中国的领土争端问题。东盟四国外长日前密集访华,更是有力说明,周边国家希望以一种务实的态度推动睦邻友好,根本不愿意成为美国维护霸权的工具。美方的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起不到任何作用。
南海不是美国维系霸权的竞技场,不应炮舰横行、剑拔弩张。美国的搅局,破坏不了地区国家推进和平发展的决心与努力,阻挡不了南海成为和平、友谊、合作之海。历史终将证明,谁只是匆匆过客,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承印人:環球電視臺
地址: 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
拜登四处寻帮手释放战略油储:接下来会如何做?能真正压抑油价吗?
本周全球原油市场最受瞩目的消息,无疑是拜登政府正在四处“拉帮手”,考虑动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并与中日印等其他石油消费大国一起携手“冷却”油价。
藝術靈感的氣墊粉底
新一年ARMANI都來個新形象, 以2011年ARMANI日本和服風情的放射性線條,作為設計靈感,將銀色亮面圖案點綴經典黑紅色,及氣質感滿分的裸粉色粉底盒 ..........
媒體談唐山打人事件:公佈受害女子近況宜早不宜遲
唐山打人事件已經過去多日,可是到現在還是沒有任何關於受傷女孩的進一步消息,也沒有看到任何關於其他三個女孩的消息,她們的情況究竟如何?這一直是公眾與輿論關注的焦點,人們期盼四位女子中的傷者能夠得到有效治療,有關傷情能公之於眾,期待女子從當事者的角度還原事件始末,推動案情調查及後續處理。
比起画饼充饥,世界更想看到“美国行动”
“这并非缓解当前疫情的有效方案,但在直觉上很有吸引力,可以快速吸引选民注意。”近日,《华盛顿邮报》刊文对美国政府支持豁免针对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保护一事,做出这样的评价。
连日来,持类似观点的国际分析人士有不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方此番高调表态,缺乏实际操作性与行动支持,更像是画饼充饥,有政治秀之嫌。
从可行性上看,要豁免针对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保护,需要164个WTO成员进行基于文本的谈判并达成一致。考虑到所涉问题的复杂性,美方自己日前不得不承认,“这些谈判需要时间”。熟悉WTO的人士则指出,这一谈判恐怕会拖得“很久”。
那么问题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谈判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抗疫问题?还是说,美国政府从一开始就压根儿没考虑落实问题,只是为捞取政治资本而“放空炮”“耍姿态”?
外界注意到,在日前闭幕的欧盟社会峰会上,欧盟各国领导人就暂缓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达成一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世界当务之急是保证疫苗的充足供应和公平分配,并非知识产权豁免问题。这一表态,点出了美国政府的不切实际。
正如不少分析人士指出,造成当前全球疫苗危机的原因不是专利问题,而是“疫苗民族主义”。美政府动用《国防生产法》规定制造商必须优先履行国内合同。美国疫苗几乎100%供应美国,极少量出口至墨西哥和加拿大。这就导致富国疫苗过度囤积、穷国求助无门的局面。有网友对此评论道,“绅士的派头,魔鬼的行为,这就是美国”。
更恶劣的是,美国还一直禁止各类疫苗生产所需原材料的出口,给全球合作抗疫造成严重阻碍。就在上个月,印度最大的疫苗生产商“印度血清研究所”CEO普纳瓦拉通过社交媒体直接向美国总统拜登喊话,请求他取消对美国原材料出口的禁令,以提高疫苗的产量。
由此可见,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国本有多张牌去解决当前疫苗供应不足的问题,但它却故意挑选了徒有虚名、收效甚微的一张。这背后的政治考量显然远远多于人道主义。美联社日前披露了拜登政府此举的一个更广泛目的:宣传其政府致力于全球领导地位。
比起唱高调,世界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在这一点上,不妨看看中国是如何做的。
早在去年5月,中方就向世界宣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并且投入使用之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目前,中方已陆续向8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疫苗援助,向5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而且,中国疫苗质优价廉、易于储存,切实促进了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日前,世卫组织将中国国药集团新冠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这意味着中国疫苗将真正服务全世界。在世卫组织驻华代表高力看来,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将会激励其他生产商追随中国步伐,为全球疫苗库添砖加瓦。
当前,一些国家的新冠疫情仍处于失控态势。紧迫关头,全球抗疫不能搞形式主义。美国政客有时间高调政治秀,不如放开疫苗的出口限制,为那些处于危机的国家和人们送去帮助。这才是世界期待看到的“美国行动”。
承印人:環球電視臺
地址: 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
美国需要一份新的对华贸易路线图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地时间1日公布“2021年贸易议程报告和2020年年度报告”,描画了美国政府的贸易路线图。在这份长达308页的文件中,有400多次提到“中国”,扬言新政府将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应对所谓的北京“不公平贸易做法”。
这样的表述令人担忧。上届美国政府挑起的中美经贸摩擦给各方带来的伤害有目共睹。美国新政府如果重走前任的老路,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在疫情冲击全球、世界经济亟待复苏的当下,美方这样一份挑动对抗的对华贸易路线图,显然不合时宜,不受欢迎。
或许这份报告的撰写者,应该去问问正在欢天喜地扩大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的美国农民意见。据美国农业部消息,今年春天,美国农民计划将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大5%。玉米的面积将是2016年以来最大的,大豆的面积也是近几年的高位。经过多年市场低迷,美国农民终于看到了曙光。
“这得益于强劲贸易回归,得益于来自中国的强劲需求。”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赛斯·梅耶说,农业部对2021年的出口预期表示乐观。《福布斯》杂志日前的报道指出,受益于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对中国出口的增加,2020年中国超越墨西哥,再次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毫无疑问,中国为美国依赖出口的产业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巨大市场,但前提是合作,而不是对抗。
同时,华盛顿的决策者还应该读一读美国商会和荣鼎集团近期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告估算,如果美国对所有对华贸易加征25%的关税,到2025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年将损失1900亿美元。遗憾的是,截至目前美国政府仍然保留着上届政府对华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而大量事实已经证明,为此埋单的大部分压力落在了美国消费者的肩膀上。
在华投资的美企,同样不愿意看到一份与合作共赢原则相悖的贸易路线图。正如美国商会和荣鼎集团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美国被迫减少一半在中国的直接投资,美国投资者每年将损失250亿美元的资本利益,一次性GDP损失将高达5000亿美元。如果迫使美国企业与中国分离,美国企业将面临失去全球竞争力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曾在通用公司当了16年首席执行官的杰夫·伊梅尔特近日大声疾呼,他反对中美经贸脱钩,“不能把中国市场送给欧日”。
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中美建交以来被事实反复证明的道理。中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贸关系,是数十年来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试图以政治力量强行改变经济规律,是不现实的,既无法解决美国自身面临的问题,也会损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多输。
显然,当下的美国需要一份新的对华贸易路线图,那就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自由贸易规则、管控分歧、加强合作。(国际锐评评论员)
煥活極致青春美肌
新年之始的 Party Season前後,愛美的職業女性除了要熬夜趕 project ,令肌膚容易出現細紋、黯啞等老化痕跡 ..........
紡織業回流美國,為什麼這樣難?
日前,美國財政部部長貝森特關於製造業回流的言論在該國紡織行業內引起“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