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烟火气见证中国担当

  春日的中国武汉,樱花盛放游人如织,各大商业街人声鼎沸,标志性的黄鹤楼夜晚灯光绚丽多彩……这一切让外媒纷纷感叹,一年来武汉复苏的速度令人难以置信。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除持续76天的离汉通道管控,按下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启键”。一个值得关注的数字是,2020年武汉克服疫情影响,经济总量重回中国城市前十,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40%左右。 一年之间,武汉快速复苏,再次验证了中国当初做出“封城”决策的果断明智以及对阻止疫情扩散的重要意义。正如《柳叶刀》总编霍顿所说,通过封锁武汉,中国让世界有时间来应对疫情,这不仅仅是正确的决定,同时也向其他国家展示了应该如何应对疫情的紧急威胁,“我认为应该感谢中国在武汉抗击疫情中做出的努力”。 一年来,武汉的发展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一扇窗口。从中,世界不仅看到中国有效统筹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还看到中国为全球抗疫与经济复苏付出了巨大努力。 从向世界各国提供2200多亿只口罩,到向150多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再到向80多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中国制造”成为全球抗疫斗争源源不断的补给线,得到多国感谢和赞赏。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近日发表文章介绍了中国为欧亚地区国家提供的情况,称中国疫苗已成为支持欧亚地区国家抗疫的“及时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为国际合作抗疫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一年来的稳步恢复,对陷入严重衰退的世界经济是个有力提振。得益于中国政府精准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与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元,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同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1.9%、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2%,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重要作用。彭博社评价道,中国的增长正在帮助全球经济回升。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6%,中国经济增长8.4%,增速均高于此前预期。不难看出,这一调整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政策措施的肯定,以及对中国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无疑,一个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国将为世界带来更多共赢机遇。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病毒变异、疫苗争端等因素,当前欧美多国新冠疫情出现反弹,一些国家不得不重新采取“封城”等措施,经济恢复面临新的挑战。在这一紧要关头,以科学精神团结抗疫、避免将疫情政治化,更显紧迫和必要。 犹记得,一年前武汉果断采取“封城”举措之时,一些美西方政客打着“人权”的幌子抹黑中国抗疫努力。时至今日,他们仍然在病毒溯源、疫苗问题上大搞政治化,企图继续往中国身上泼脏水。 事实上,武汉一年来的发展以及中国为全球抗疫付出的努力,国际社会有目共睹。美西方一些政客的污蔑已经彻底失去市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国,将为全球抗疫与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正能量。 承印人:環球電視臺 地址: 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

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的美政客公然践踏法治

  这两天,美方一些政客对反中乱港分子被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域法院依法判刑一事说三道四,甚至提出释放这些犯罪人员的荒谬要求。这些政客近来不断声称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实际干的却是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勾当。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行径,暴露了他们披着“人权”外衣、干涉别国内政的真面目。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域法院对反中乱港分子做出公正审判和合适量刑,充分体现了香港法治精神,回应了广大香港市民的诉求。美方一些政客对反中乱港分子被依法判刑横加干预,毫无道理,是对香港法治精神的粗暴践踏。 就在前不久,美方个别政客曾发表声明,妄议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对多名反中乱港人员作出的正义审判,无理要求中方释放这些犯罪人员。可以看出,美方一些人一直在为反中乱港分子摇旗呐喊,即使明知香港大局已定,仍然贼心不死,试图插手香港事务。 不干涉内政原则是《联合国宪章》重要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是维护各国主权和独立、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联合国1970年通过《国际法原则宣言》明确规定,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均无权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间接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或外交事务。 美方一些人无视上述国际规则,一再干涉中国内政、粉饰反中乱港分子罪行。这让世界更加看清:他们打出所谓“自由”“民主”旗号,真实目的是搞乱香港、遏制中国。 事实上,自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发生后,美方一些人便妄图在港搞“颜色革命”,对激进暴力犯罪分子罪行视而不见,甚至将这些暴力分子打砸抢烧的犯罪活动称之为“美丽的风景线”,令全世界哗然。在反中乱港分子受到法律惩处后,美方一些政客仍不时跳出来,以所谓“人权”“自由”之名,行包庇罪犯、破坏香港人权发展之实。至于他们自诩的“法治”,则成了美式“双标”又一个翻车现场,“合则用、不合则弃”罢了。 不仅在香港,美方一些人在全世界都大行干涉主义。二战结束后的70多年间,从军事入侵,到制裁打压,再到煽动骚乱,为了维护其全球霸权,美式干涉主义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正因此,美方一些政客每次声称与“香港人民”站在一起,全世界都心知肚明:这就是一出出闹剧和滑稽戏。美方这些政客口中的“香港人民”其实就是反中乱港分子。他们与反中乱港分子站在一起,就是与暴力犯罪为伍。 香港的人权和自由受到基本法充分保障。美方少数政客企图对香港司法和法律制度施加不当影响,必定徒劳无功。今日之香港,已没有任何外部 “黑手”继续作恶的空间。 承印人:環球電視臺 地址: 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

中经评论:行动起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近段时间,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到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再到备受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气候变化”一词频频出现。行动起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正成为各国的热切期盼。

重塑秩序 重燃希望

最近這幾個星期翻開報章雜誌,又或是瀏覽網上評論,各種分析本地經濟下滑的報導佔據了不少版面。政府最新公布的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計算實際上呈現0.4%的負增長,反映本港經濟正面對中美貿易摩擦、英國可能「硬脫歐」等外圍不利因素,以及本地社會紛爭的困擾,增長越見乏力。 

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是对民主的有力维护

   中国最高权力机关11日高票通过关于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后,美西方一些政客对此展开污蔑攻击。他们再次祭起所谓“民主”的大旗,胡说什么北京此举是“对民主制度的攻击”“香港高度自治已死”等等。 事实上,香港回归以来,中国中央政府一直坚定支持香港循序渐进发展符合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倒是那些利用选举制度漏洞登堂入室的反中乱港分子及其背后的反华势力,才是香港民主制度发展的阻碍者与破坏者。 过去一段时间,从“修例风波”演变为社会动乱,人们已经看清:香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西方政客说的民主不民主的问题,而是事关中国国家安全与香港政治稳定的问题。说得更白些,就是“夺权与反夺权、颠覆与反颠覆、渗透与反渗透的较量”。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退让。 香港是中国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中国全国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在宪制层面对香港特区选举制度进行完善,堵塞风险漏洞,确保“爱国者治港”,恰恰是对香港民主制度的有力维护。 以香港选举制度的核心——选举委员会制度为例,中国全国人大通过的决定对其进行了优化。组成上,由四个界别1200名委员调整为五个界别1500名委员,从而扩大了香港市民的政治参与,使其代表性更加广泛。职能上,未来香港选委会除了可以继续选举产生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之外,还被赋予选举产生立法会部分议员以及提名立法会议员候选人的新职能。这样做,有助于突破某个界别、某个地区、某个团体的利益局限性,使立法会更好地代表香港社会整体利益,也使行政机构与立法机构更加顺畅地沟通。 由此可见,通过完善香港选举制度,香港政界将有效避免原先的“小圈子政治”“否决政治”等弊端,发展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从根本上提升香港民主的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从国家层面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并不意味着香港特区失去相关参与权。它依然享有在“一国两制”基础上的高度自治。 人们注意到,中国中央政府多次强调,落实“爱国者治港”并不意味要在香港社会政治生活中搞“清一色”。同时,香港基本法规定只要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即可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此次全国人大通过的决定重申了这一点。这在世界各国中极为罕见,香港选举制度的包容开放性可见一斑。 从全球看,根据本国本地实际情况对选举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是世界民主发展的普遍趋势。以美国为例,它有非常严密的防范外国干预选举的法律规定。就在最近,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选举改革法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美国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对选举法律进行修改,却不允许中国依法修改所辖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如此“双标”,令人侧目。 美西方一些政客极力鼓吹“一人一票”的西式民主,但其弊端在现实中不断显现。从英国以所谓“多数票民主”不得不脱离欧盟,到美国国会山因大选结果遭到冲击,西式民主乱象丛出,不知美英一些政客还有什么脸面和道德资本来奢谈“民主”?近日,70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上共同支持中国涉港政策、强调外界不应干预中国内政,显示公道自在人心。 世界民主发展形态多样,各国各地都有权选择适合实际的民主制度。一个符合香港实际、体现香港社会整体利益、有助于繁荣稳定、得到香港市民支持的民主制度,就是好制度。美西方一些政客的攻击抹黑可以休矣!(国际锐评评论员)

藝術靈感的氣墊粉底

新一年ARMANI都來個新形象, 以2011年ARMANI日本和服風情的放射性線條,作為設計靈感,將銀色亮面圖案點綴經典黑紅色,及氣質感滿分的裸粉色粉底盒 ..........

媒體談唐山打人事件:公佈受害女子近況宜早不宜遲

唐山打人事件已經過去多日,可是到現在還是沒有任何關於受傷女孩的進一步消息,也沒有看到任何關於其他三個女孩的消息,她們的情況究竟如何?這一直是公眾與輿論關注的焦點,人們期盼四位女子中的傷者能夠得到有效治療,有關傷情能公之於眾,期待女子從當事者的角度還原事件始末,推動案情調查及後續處理。

紡織業回流美國,為什麼這樣難?

日前,美國財政部部長貝森特關於製造業回流的言論在該國紡織行業內引起“軒然大波”。

代帆:在南海“耍潑賣慘”,菲律賓演給誰看?

近期,菲律賓在南海的挑釁越發肆無忌憚。尤其是2月18日,菲律賓一架C-208型機未經中國政府允許,非法闖入黃岩島領空。

創造逆齡奇蹟

隨着歲月流逝,年齡已不可以逆轉,但「肌齡」可以,秘密在於能否為肌膚補充新鮮的膠原蛋白 ..........

最近要聞

2025暑期夜經濟如何撬動萬億消費新藍海

隨著2025年暑期消費旺季來臨,夜經濟在文旅的強力賦能下全面邁入創新升級的2.0時代,呈現出業態融合、體驗升級、市場下沉的鮮明特徵,為城市消費注入全新活力,成為推動經濟復蘇與產業轉型的關鍵力量。

今日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