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提速 機構佈局養老金融各有側重
在相關政策支持下,今年金融機構佈局養老金融走上“快車道”。銀行業方面,第二批試點機構養老理財產品迎來“首秀”,養老儲蓄試點漸行漸近;保險公司積極參與第三支柱建設,在創新產品等方面穩步推進,截至6月末,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累計投保件數19.6萬件;基金公司持續完善產品線,提升相關產品收益。
拜登发声:七国集团将共同禁止从俄罗斯进口黄金
当地时间6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表示,美国和其他七国集团成员将共同禁止从俄罗斯进口黄金。
同程旅遊:2025年春節部分熱門線路,“跨境返崗”成新趨勢
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節後返程返崗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香港營商便利排全球第3
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新西蘭以86.8分在全球營商便利度排名第一,新加坡以86.2分緊隨其後,香港以85.3分排第3,較去年上升1級。中國在實施創紀錄的8項營商環境改革後,以77.9分排名第31⋯⋯
外媒:微軟計畫2025財年投資800億美元打造人工智慧資料中心
2025年1月6日,據路透社消息,近日,微軟公司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宣佈,其計畫在2025財年投資大約800億美元用於建設資料中心,旨在訓練人工智慧(AI)模型並部署AI及基於雲的應用程式。這一舉措反映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迅猛發展,各行業對AI融入產品和服務的迫切需求。
境外媒体:世界再次进入“博鳌时间”
参考消息网4月19日报道 4月18日至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世界将再次进入“博鳌时间”。引发境外媒体关注。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4月18日报道,博鳌亚洲论坛年会18日揭幕。这个迈入第20个年头的政经论坛将聚焦后疫情时期的全球格局变化,更清晰地展现中国在国际议题上的声音。
报道称,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是今年全球首个以线下会议为主的大型国际会议。考虑到疫情防控及国际旅行限制,年会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进行。
报道还称,本届论坛年会以“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 合奏一带一路强音”为主题,设置六大板块议题,包括“解读中国”“把握世界变局和亚洲的发展大势”“一带一路合作”“拥抱产业变革”“与新技术共舞”和“共享发展”。
据介绍,“解读中国”和“一带一路合作”是应各方普遍希望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而新增的板块。
报道表示,今年年会既有双循环和金融开放等中国发展议题,也有数字货币、老龄化和新冠疫苗等国际关注的课题。
报道指出,博鳌亚洲论坛被视为观察中国对外策略的风向标。
报道注意到,疫后首次在线下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采取最高规格防疫措施。
另据台湾东森新闻网4月18日报道,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4月18日至21日在海南博鳌举办,是今年全球首个以线下为主的大型国际会议,参会人员须施打完新冠疫苗,或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海南。
海南省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博鳌年会注册线下参会人数为4128人,与2019年相比基本持平,在线下参会代表中,有省部级(含央企)负责人约82人,来自35个国家的驻华使领馆官员约60人,中外企业领袖130余人。
对于今年博鳌的两岸元素,国台办发言人表示,由于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台湾方面出席的嘉宾较以往减少,这并不妨碍两岸工商界通过这个平台获取信息,开展交流。发言人强调,两岸经济合作发展有很多渠道、很多方式,不会仅因为这次论坛没有台湾方面的代表团参加就会受到影响。
承印人:環球電視臺
地址: 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
美聯儲加息“如約而至”,中概股暴漲
當地時間3月16日,美聯儲加息“如約而至”,美股三大股指盤中上演“V”型反彈,最終集體刷新日內新高。
港交所放棄收購倫交所
香港交易所(0388)公佈,今日(8日)於英國刊登公告,確認不繼續進行對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的收購要約。
5月31日 《参考消息》日前刊登源自路透社的报道《美元四面楚歌,在全球主要货币之中表现吊车尾》。报道摘要如下:
美元指数从2021年峰值下降4%,使美元成为本季度以来表现最差的主要货币。相比之下,欧元对美元上涨了4%,巴西雷亚尔上涨了6%,人民币上涨了约3%。
期货市场的美元净空仓已连续五周增长,达158.6亿美元,是3月初以来最高水平。
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利萨·沙莱特表示:“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有一部分是全球投资组合的再平衡资金流远离美元的第一波行动。”
几个因素正在对美元构成压力。一些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坚持即使通胀升温也不会很快缩减购债行动,这将削弱美元吸引力。某些量化宽松政策无异于印钞,而通胀则侵蚀了美元购买力。
在美联储重申鸽派立场的同时,一些国家已经加息,提高了其本币对追求收益的投资者的吸引力。
一些投资者表示,对美国经济增长可能见顶,而欧洲和其他地区反弹才刚刚开始的预期也在伤害美元。
英国牛津经济咨询公司预测,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加速增长,第三季度按年率计算将增长9.2%;美国GDP增速将在第二季度达到13.3%的峰值。
有迹象表明,通胀压力可能迫使美联储软化利率政策立场,或将有助于逆转美元跌势。
根据美联储4月会议记录,基于经济持续强劲复苏的表现,一些美联储官员似乎准备考虑调整货币政策。然而,4月不佳的就业数据可能使他们的观点变得不好判断。
东方汇理-锋裕资产管理公司货币策略总监兼投资组合经理帕雷什·乌帕德亚雅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加速将继续提振澳元、新西兰元和加拿大元,并打压美元。“美元基本面仍然偏空。”
承印人:環球電視臺
地址: 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
供应仍存缺口 国际油价走高压力难缓解
7月19日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18日举行第19次部长级会议,就增产计划达成一致。与会各国同意从今年8月起,每月将其总产量上调日均40万桶,直至逐步取消日均580万桶的减产。
受新冠疫情冲击需求影响,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去年4月达成历史性减产协议,每日减产将近1000万桶,相当于全球产量的10%。国际油价虽然在去年4月20日跌至负值,但自减产协议当年5月开始实施后逐渐企稳。今年4月,主要产油国决定,从5月开始逐步增加石油产量。
目前,国际油价正处于2018年以来高位。今年以来,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已上涨逾40%,不少市场人士预计今年下半年石油交易价格可能达到每桶80美元。截至16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为每桶71.81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为73.59美元。
7月初主要产油国例行月度部长级会议上,阿联酋与沙特阿拉伯罕见“吵翻”,致使产油国增产协议搁浅。双方分歧在于,如果把当前减产协议从2022年4月延长至2022年年底,用于计算阿联酋生产配额的基准是否需要调整。增产协议无法达成一致,国际油价随着产油国分歧出现高位震荡,市场担忧重燃价格战。
7月18日的部长级会议上,主要产油国终于就增产计划达成一致,并力争到2022年9月全面结束减产。为弥合分歧,各方同意从2022年5月起为阿联酋、沙特、俄罗斯、科威特和伊拉克等国设定新的产量配额。其中,阿联酋的基准日产量将从目前的316.8万桶增加到350万桶,沙特和俄罗斯的基准日产量均将从1100万桶上升至1150万桶。
从需求端看,全球石油需求仍处于较快复苏进程中。欧佩克公报指出,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加速推进,全球大部分地区经济持续复苏,石油市场基本面不断改善,石油需求有明显增长迹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石油库存下降。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计,尽管产油国供应逐步增加,但今年下半年全球石油市场仍可能出现日均150万桶的短缺。需求持续增长意味着石油供应仍将存在缺口,这也为油价上涨预期提供支撑。
瑞银集团大宗商品分析师乔瓦尼·斯陶诺沃认为,石油需求持续增长意味产油国可以继续掌握市场主动权,增产协议可能无法缓解市场吃紧态势,预计短期内油价上涨压力难缓解。
承印人:環球電視臺
地址: 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