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發展局統計顯示,去年整體訪港旅客近6,515萬人次,較前年上升11.4%;其中約5,103萬人次為內地旅客,佔78%,增幅約14.8%,預計本年港珠澳大橋和高鐵新鮮感減退,加上訪客過境往大灣區,留港旅程縮短,將會集中資源吸納過夜旅客,包括發掘新地區加入「香港大城小區」計劃、發展「香港後花園」計劃的綠色旅遊等。
記者:黃新杰   攝影:黃雲慶

旅發局指,受惠於廣深港高鐵及港珠澳大橋開通,為旅客帶來新鮮感吸引更多內地客來港旅客,令整體訪港旅客人次達到高位,其中去年訪港過夜旅客約2,926萬人次,較前年增加4.9%,當中內地旅客達1,990萬人次。雖然訪港內地旅客人數上升,但非內地的短途市場表現欠佳。去年非內地的短途旅客訪港人次約1,410萬,其中來自台灣、韓國等地的短途訪港旅客約885萬人次,較前年下跌0.6%,當中台灣旅客下跌4.3%,南韓則下跌4.5%,主要因各地的貨幣貶值,影響外遊意欲。

旅發局總幹事劉鎮漢形容2019年充滿挑戰,因受中美貿易戰、聯儲局加息、英國脫歐等因素影響,市場不明朗,但預計今年將有6,640萬旅客訪港,過夜將維持3.1晚,人均消費或下跌至6,195港元,主要因部份旅客對高鐵及大橋的新鮮感或隨時間減退,加上旅客經香港進入大灣區,「做生意嘅(旅客)嚟少咗、(時間)嚟短咗」。旅發局去年9月推出「大城小區」,深水埗及中環成為首兩個獲推廣的地區,劉透露正研究三至四個地區成為新的「大城小區」,隨後會揀選一個,並將諮詢區議會及當區居民,了解會否歡迎推廣,以免影響居民生活,現階段未能透露地點。

綠色旅遊吸國際過夜客
另外,旅發局未來將推動「香港後花園」遊,吸引更多非內地的國際過夜旅客,西貢地質公園、南區、下白泥及流浮山、鳳園及鶴藪、大澳,將成為重點推動地點。被問到會否擔心旅客影響生態環境,劉指相關項目主打非內地的過夜旅客,數量不會太多。至於內地旅客逼爆多區,劉指內地團的人數去年約200萬,佔整體旅客量只約3%,逼爆主因相信是過份集中在一區。

旅議會主席黃進達表示,業界也希望港珠澳大橋和高鐵吸引多些過夜、高增值旅客,以抵銷不過夜旅客,但2019年內地經濟放緩相信會影響旅遊機遇。他指,春節不是內地旅客訪港高峯期,增長有限。至於多個地區屢遭團客逼爆,他指旅議會一直有協調旅行團、食肆、導遊組織等分流,並擬定新措施,一旦落實最快3、4月會有新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