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今日要聞
最新港聞
啟德簡約公屋選址爭議 發展局:5年屆滿後交回用地按原規劃發展
簡約公屋選址啟德世運道一幅綜合發展區用地惹起爭議,發展局昨日(2日)回應表示,簡約公屋屬臨時性質,5年使用期屆滿後便會釋出用地,讓政府按原有規劃意向落實發展。局方認為暫時在該地興建簡約公屋,對啟德以至九龍東的發展定位並無影響。局方又指,明白社會各界對土地使用的提案時有不同意見,但有時對於選址的意見卻互相矛盾。局方指出,善用土地空窗期能紓解基層市民燃眉之急,強調是政府的擔當,也是市民的期望。
解禁缺善後措施 各界有苦自己知
新冠確診者本周一起「解禁」毋須隔離,可自由出入所有場所,但港府欠善後措施,部分食肆及私家診所將確診者拒諸門外,不做其生意。平等機會委員會表示,拒絕為確診者提供服務可能違反殘疾歧視條例。病人組織則指私家診所拒絕確診者求診情況不可接受,嚴重剝削病人權益,建議病人可向醫務委員會投訴。議員亦批評港府於復常之路欠公眾教育,令病人遭受歧視,但若「小小事就要告人」,則只會為社會徒添糾紛。
緬甸賣豬仔 啞鈴揮鞭毒打 遍傷疤慘甩牙
去年中港人被「賣豬仔」到東南亞工作事件轟動一時,去年8月香港媒體揭發有港人疑被誘騙到緬甸後,再被禁錮及被迫從事非法工作;當中越洋透過受騙人向媒體求助的港男陳先生,在當地經歷生死關頭後成功獲救回港。返港後他親述在園區的半年噩夢時猶有餘悸,期間更因向傳媒求救的身份暴露後而被園區內的人毒打,甚至被人用啞鈴及皮鞭施以酷刑,不但全身留下永不磨滅的烙印,更曾昏迷住院近一個月,坦言有命回港是上天眷顧。
羅湖口岸或於2月第二周重開 將同步取消配額及核酸
香港與內地實施首階段免檢疫通關後,過關仍需持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以往人流量頗大的羅湖口岸亦未開通,其他陸路口岸則設配額、需預約。實政園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和香港新方向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近日均透露,羅湖口岸通關之時,亦會同步取消過關前核酸檢測以及各口岸通關配額。田北辰預料,羅湖口岸最快在2月6日那周通關。
香港今起撤銷新冠隔離令 醫管局預留名額支援確診者
香港特區政府由今日(30日)起不會再根據第599A章向感染新冠病毒人士發出隔離令,所有檢測陽性人士包括核酸檢測及快速抗原測試者,亦無須透過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的網上平台呈報及提交個人資料,相關網上申報系統及電話語音自動登記系統等亦會在今日起停止服務。香港醫院管理局宣布,為配合撤銷發出隔離令安排,所有普通科門診診所會作出特別安排,預留足夠診症名額,支援確診病人。
房署“現金津貼試行計劃”發放25億 逾22萬人受惠
本港公屋輪候冊大排長龍,一般家庭平均等候5.6年才獲配公屋,未“上樓”的家庭要在私樓捱貴租。房屋署於2021年6月推出“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幫助紓緩輪候公屋期間的生活困難,截至上月,已向逾8.4萬個合資格住戶派發超過25億元的現金津貼,超過22萬人受惠。
兩岸新聞
林奕華今天就任台北市副市長,未來主要負責民政、教育、文化
台湾燈會2月5日正式開幕,負責督導台湾燈會的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終於在今天(3日)上任。未來台北市會由副市長李四川督導工務、交通、都發等局處,林奕華則督導民政、教育、文化等。
全球通脹致台灣工業生產大衰退,六大製造業僅一項微增0.3%
2022年12月台灣工業生產指數昨出爐,年減7.93%,創下近4年來最大跌幅。攸關庫存去化的“存貨率”,去年12月估計仍高達86%。台灣經濟主管部門預估得到今年第1季、第2季才有機會落底,也就是工業生產得到第2季或第3季,比較有機會轉正。
提前從台大退休,柯文哲今最後一天上班,2月行程滿檔暖身2024年“大選”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2月正式從台大醫學院教授退休,今天是他最後一天到台大醫院上班,今早他步行到台大醫學院。媒體問對台大會不會不舍?柯說“那沒辦法啦”。問離開台大後,有沒有什麼會懷念的,柯文哲感性地說,“每一天都很懷念”。
國際新聞
軍事要闻
神州
評論
脫歐禍害漸浮現 經濟衰退在眼前
英國2016年6月23日全民投票,51.9%支持脫歐,多番拉扯下於2021年1月1日開始正式脫歐。但British Polling Council最新民調顯示,只有43%受訪者認為脫歐是好的決定,57%認為是個錯誤。過去幾年,英國國民出現「脫歐疲勞」,加上爆發新冠疫情,各方都靜觀其變,如今疫情減退,國民開始體會到經歷能源危機及高通脹後經濟下滑的惡劣境況,使反脫歐風雲再起。
從文化認同到和諧建構:中華媽祖文化信仰對台、兩岸及區域發展影響
福建湄洲媽祖祖廟廟火鼎盛,傳遞媽祖信仰及文化,其分靈的宮廟遍及台灣、東亞無數個國家和地區,擁有不計其數信眾及敬仰者,成為華僑華人世界中的信仰寄託及精神紐帶。經由媽祖信仰及文化傳遞,不僅成為台灣本土社會民眾認同的凝聚要素;也可作為兩岸社會交流和平促進者角色,此次台灣地方選舉即有候選人主張,應讓媽祖成為兩岸交流的和平大使;同時,媽祖信仰及文化擴散至東亞區域 ,更是聯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促進跨文化交流及國際合作。
核酸亂象不止,疫情永無寧日
核酸檢測結果,是中國決定疫情防控措施最直接、最基礎、最關鍵的科學依據。疫情發生近三年以來,從億萬民眾到各級政府和國家,都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犧牲,付出了無法估算的沉重代價。
春節習俗——南方北方各不同
春節作為中國最隆重、最具傳統特色的節日。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人們從臘八就開始準備過年了,到了這一天,年味也逐漸濃厚起來,各地特色又各不相同。那麼,北方過年有什麼習俗呢?南方過年又有什麼習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