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今日頭條

今日要聞

今日要聞

2025年1月17日要聞

最新港聞

“福聚香江”閩商會客交流會在香港成功舉辦

1月14日,“福聚香江”閩商會客交流會在香港順利舉辦,活動由華福國際(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華福證券泉州分公司共同主辦。

推廣中國多元飲食文化,香港擬申請“世界美食之都”稱號

特區政府擬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世界美食之都”的稱號

百年历史/港英托词加强防御 抢夺横澜岛

横澜岛隶属于新安县,是清政府的管辖范围。不过,港英政府早在1867年对横澜岛虎视眈眈。1867年4月5日时任香港总督麦当奴提出在中国水域范围内的横澜岛兴建灯塔,当时港英政府没能力拨款兴建,遂搁置计划。

港教大獲批研究經費創歷史新高

香港教育大學9日公佈,課程與教育學系系主任晏子教授,在研究資助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2024/25中獲頒近800萬港元撥款。

香港首個“新質生產力展館”開幕

香港生產力首個“新質生產力展館”8日正式開幕。

港城大學者研發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 批量生產如“印報紙”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科學家不斷在光伏能源尋求突破,開發出高效率、可印刷、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實現碳中和目標,推動可持續發展。

兩岸新聞

洪秀柱勉勵兩岸青年:讓夢想之花在和平繁榮的沃土上盛開綻放

“兩岸同胞以後再講‘親愛的’,要加上‘見’和‘心’。因為兩岸一家親,親親要見面,不見如何親。兩岸要有同胞愛,愛者要有心,才是真誠的愛。”在第七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開幕式上,76歲的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話音剛落,現場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台灣阿里山林鐵暌違15年恢復全線通車

睽違15年,阿里山森林鐵路6日恢復全線通車,首班定期列車滿載85名乘客從嘉義前往阿里山,再現百年風華。

國際新聞

美媒:特朗普在就任前最後一次集會上發表講話,談及TikTok、洛杉磯山火等話題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當天在華盛頓市中心舉行集會時向支持者發表講話

TikTok禁令即將生效 拜登卻計畫把“燙手山芋”留給特朗普

當地時間1月16日,據多家美國媒體報導,拜登政府表示將不會強制執行原計劃於1月19日生效的TikTok禁令,相關工作將交予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處理。

停火!以色列與哈馬斯再簽停火協議 能否持久?

当地时间1月15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就加沙停火达成协议。

軍事要闻

財經消息

神州

神舟十八號太空人乘組與記者見面會在北京航太城舉行

2025年1月8日下午,中國太空人科研訓練中心在北京航太城舉行神舟十八號乘組與記者見面會。這是神舟十八號乘組返回60餘天后,首次與媒體和公眾正式見面。

“China Travel”海外爆火

外國游客來華蔚然成風,在全球網絡社交媒體平台掀起一股熱潮。多個海外社交媒體數據顯示,“China Travel”,也就是“中國游”已成為熱門搜索詞條。

深中通道72小時通車超30萬車次

據中國廣東省交通集團監測數據,截至7月3日15時,也就是深中通道開通72小時,通過的車流數達30.5萬車次,日均超過10萬車次,占每日珠江跨江車流量四分之一,這一數據遠超南沙大橋等主要跨江通道開通同期的車流量,也大幅超過長三角地區的重要跨海大橋杭州灣大橋的日均車流量。

評論

李海東:炮製荒唐涉華敘事,國際社會並不認同

當前世界格局正經歷重大轉變,中美關係成為決定其方向的關鍵性要素。

林民旺:勢比人強,“美印共同制華”難繼續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日前對印度進行了訪問,印度總理莫迪、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印度外長蘇傑生分別與他進行了會晤。此外,沙利文還在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發表了演講。部分美媒在報導沙利文此訪時,不約而同地將關注點放在了“拜登政府如何繼續拉印抗中”上。

神秘的“軍隊特供”

近期,中國的官方媒體“央視軍事”披露了一起查處“軍中茅臺”、“部隊特供”酒廠的案件。這意味著,在中國明令禁止銷售“軍”字型大小煙酒商品後,自帶神秘色彩的“軍隊特供”,仍未在市場上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