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今日頭條

今日要聞

今日要聞

2025年6月18日要聞

最新港聞

第16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暨展覽在澳門舉行

以“更好互聯互通 更多合作共贏”為主題的第16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暨展覽11日在澳門舉行開幕典禮,聚焦基礎設施區域融合、能源轉型、智慧建造等聯通全球基礎設施的熱點和前沿話題。

外國駐港領團和商界赴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參訪活動啟動

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3日在港舉行“再訪大灣區 擁抱新機遇”外國駐港領團和商界赴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參訪活動啟動儀式。

香港與馬爾地夫簽署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26日消息,香港與馬爾地夫當日簽署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簡稱“全面性協定”)。

寧德時代港股上市募資超46億美元 戰略轉型劍指零碳電網技術

5月20日,寧德時代正式在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

觀察:香港勞工市場請來機器人外援

香港近日吹起一陣機器人的風,除了本地企業宣佈引進來自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G1,特區政府房屋局也搞了一場“武林大會”,請來建築機器人刷油漆、紮鐵,希望帶動業界加快自動化,解決長期困擾香港的勞工短缺難題。

香港科技大學基金首屆智匯晚宴籌得逾3500萬港元

香港科技大學日前舉辦香港科技大學基金首屆《智匯》晚宴,逾200位來自學界、商界及慈善界的翹楚出席,晚宴成功籌得超過3500萬港元捐款,當中包括由NVIDI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科大2024年榮譽工程學博士黃仁勳所捐贈的兩件親筆簽名皮衣,以及黃博士為皮衣募捐所得額外提供的配對捐款。

兩岸新聞

洪秀柱勉勵兩岸青年:讓夢想之花在和平繁榮的沃土上盛開綻放

“兩岸同胞以後再講‘親愛的’,要加上‘見’和‘心’。因為兩岸一家親,親親要見面,不見如何親。兩岸要有同胞愛,愛者要有心,才是真誠的愛。”在第七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開幕式上,76歲的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話音剛落,現場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台灣阿里山林鐵暌違15年恢復全線通車

睽違15年,阿里山森林鐵路6日恢復全線通車,首班定期列車滿載85名乘客從嘉義前往阿里山,再現百年風華。

國際新聞

外媒:莫迪與特朗普通話時表示,印巴停火由兩國軍方談判實現,並非因為美國調停

印度外交秘書維克拉姆·米斯裡(唐勇勝)表示,印度總理莫迪在當地時間17日晚些時候在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話時表示,印巴雙方在發生衝突四天后停火,是通過兩國軍方談判實現的,並非由美方調停促成。

烏媒:特朗普走後不久,澤連斯基也提前結束G7峰會行程,原定後續活動均取消

據消息人士透露,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縮短對加拿大的訪問行程,於6月17日七國集團(G7)峰會尚未結束時提前返回基輔,原定後續活動以及新聞發佈會均已取消。

英國“軍情六處”首位女局長今秋上任,其大部分職業生涯在中東和歐洲負責行動工作

英國政府任命布萊斯·梅特雷韋利擔任英國秘密情報局(軍情六處,MI6)第18任局長。梅特雷韋利將成為軍情六處自1909年成立以來,116年間的首位女性負責人。

軍事要闻

財經消息

神州

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夢舟”零高度逃逸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組織實施夢舟載人飛船零高度逃逸飛行試驗,標誌著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研製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

天問二號發射成功 中國開啟小行星探測與採樣返回之旅

5月29日1時31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Y110運載火箭,成功將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首次採用“頂置主星+側掛從星”佈局,長二丁“1箭12星”發射成功

2025年5月14日12時12分,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太空計算衛星星座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評論

社評:這篇對任正非的專訪為何“刷屏”

6月10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了對華為首席執行官任正非的專訪。在談到面對外部封鎖打壓時,任正非表示“不去想困難,幹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他還呼籲全社會支持那些“幾十年、上百年才能看得見貢獻”的理論科學研究,對理論科學家保持戰略耐心。

社評:希望中韓關係迎來發展新起點

6月4日,韓國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當選第21屆韓國總統,並隨後宣誓就職。

 “哈佛禁令”將如何影響美國

哈佛大學是美國頂尖高校之一,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但自美國新政府上臺以來,哈佛大學和美國政府分歧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