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圖片

有一個7歲的女孩子,每當跟媽媽一起的時候就黏著媽媽,一刻都不願意離開。當問到她為什麼要這樣的時候,女孩只是一聲不發的看著媽媽。即使她的媽媽投訴說她不吃飯、又不聽話,她都沒有作聲,只是靠著媽媽的手坐著。細問之下,原來這是一個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女孩,她看著媽媽被爸爸拋棄後有多傷心,所以每一刻都要跟著媽媽,生怕媽媽再受傷害。

這就是家庭關係帶給每一個人的影響,尤其是孩子。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所以家裡的狀況更容易在他們身上找到線索。

就以單親家庭而論,這類家庭的孩子,往往有以下幾種主要的心理表現:

  1. 焦慮—像上面個案中的女孩,非得黏著母親的原因便是焦慮。事實上,她在母親以外的其他人面前都會感到不安、敏感,在學校很介意同學說自己的壞話,所有批評都會被她牽扯到和自己的家庭狀況相關,因而在人際關係上有退縮、焦慮的特徵。
  2. 自卑—對於家庭破裂,孩子在當刻會無法接受,無法理解為什麼會這樣,這種不接受的情緒會演化成自卑,每當看見或談及其他同學的父母,自卑感更重。
  3. 自閉—自閉的表現不一定是自閉症,有時會是源於焦慮或自卑,而不願與其他人接觸,對周圍的人常會過分戒備或反應,例如懷疑同學在背後議論自己的家庭情況,認為別人都看不起自己。
  4. 自責—由於自卑及自信心偏低,孩子最容易自責,把成績不好、家務做不好,更偏激的是把父母離婚都歸咎於自己,永遠覺得自己「做錯事」是這類孩子的特徵。

單親家庭只是孩子行為反映家庭狀況的其中一個例子。其實,無論是有意或是無意,我們的行為都受家庭關係的影響。很多人以為自己跟家人很疏離,並沒有受到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所影響,但其實家人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足夠讓另一個人有不同的行為表現。

鄭穎珩
臨床心理學家、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深感興趣,認為所謂的「家庭問題」及「孩子問題」往往跟家庭關係有微妙的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