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防控新冠疫情新“十條”出台,繼續優化防疫措施。雖未涉及入境管控,但傳達出防控將更精準、相關政策更寬鬆的信號,引起廣泛關注。香港與內地跨境往來受阻近三年,兩地“通關”會否漸見曙光?

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共提出10條具體事項,包括科學精準劃分風險區域、進一步優化核酸檢測、優化調整隔離方式以及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等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上月公佈的“優化防控二十條”防疫方案,雖然本次“新十條”並未涉及外防輸入的管控措施,但被外界認為內地防疫措施已經有所鬆綁。

香港醫務委員會執照醫生協會副會長唐繼昇向香港中通社記者分析,“新十條”中有多項值得注意的亮點,其中也可以看到借鑒香港的內容,包括提高長者接種率等。內地一方面在逐步優化內防措施,減少給市民生活帶來的不便,同時注重提高接種率,“兩步走”,讓防疫更為精準。

同樣主張“精準抗疫”的香港,自今年2月新冠疫情大暴發之後,特區政府一路調整外防和內防措施,待疫情逐步平穩之後,香港於今年4月逐步開始復常之路。

期間,多場大型活動重回香港,國際往來逐步恢復,儘管目前香港單日新增個案維持較高數字,但未曾再現幾何式上升的暴疫。隨著農曆新年臨近,不少香港市民再將目光瞄準與內地“通關”。

唐繼昇認為,兩地在防疫措施上正在“同向而行”,會讓“通關”趨近曙光。

作為國家的“南大門”,要與內地“通關”,唐繼昇說,香港還需多方面下功夫。首先要繼續提高兒童和長者的新冠疫苗接種率,確保感染基數保持在低水平,避免重症和死亡個案增多。其次,儘管奧密克戎病症較輕,但仍要讓市民保持警惕,切勿像“鐘擺一樣”極端地認為完全沒有風險。同時,與海外恢復跨境往來亦十分重要,應在做好風險管控的情況下逐步放寬。

不過,香港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對短時間內“通關”並不樂觀。

他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內地未必有足夠的群體免疫,放寬防疫措施後,有機會造成社區傳播。參考香港的經驗,內地或將經歷近3個月的疫情高峰期,期間未必會有對外放寬措施的空間。

梁子超指出,內地放寛措施和與香港“通關”沒有直接關係,相信要待內地疫情放緩之際,“通關”才會水到渠成。

關於能否“通關”仍屬外界猜測,但此次內地放寬防疫措施,讓香港各界十分振奮。不少業界人士形容,這是“香港與內地‘通關’的曙光”,亦希望在“通關”上,特區政府主動出擊。

本身是行會成員的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希望,特區政府向內地爭取增加讓港人預約健康驛站名額,亦要與內地重啟商討免檢疫“通關”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立法會議員陳凱欣也促請香港特區政府醫務衛生局盡快與廣東省溝通交流。【編輯:王京】

承印人: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址: 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