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福建泉州的麵線羹,成為台灣獨特的小吃。

清朝年間大量漢人移遷到台灣,漢人以福建人和客家人為主;時到國民政府遷台,則帶來大量外省人到台灣定居。福建靠海,移居台灣的福建人喜以與海共活捕魚維主 ; 客家人勤奮節儉,克苦耐勞,以養殖家禽及務農維生。而外省人遷台後築成眷村,帶來川、湘、粵、淮揚及江浙等口味菜系,最具代表性食品必定為牛肉麵及小籠包。

台灣閩南鄉土小吃應以「麵線羹」最具代表性 ;「麵線」始傳於福建泉州,據說乾隆皇帝南巡至泉州,品嚐過用麵線加上廚餘剩菜煮成的「麵線糊」後,龍顏大悅,賜其饌名「龍鬚珍珠粥」。

麵線原材料只有麵粉、水、鹽及油,但製作的工序非常繁複,過程需十多個步驟 ; 攪拌後的麵糰需分成小塊「醒」麵,及後揉麵再醒麵,然後圈環掛麵,最重要就是把麵糰用木棍反覆拉開成線,師傅再用「拉」、「甩」、「扯」、「拖」、「彈」的五道工序,將麵線拉至三到四公尺長,將半乾的麵線折成8字形後,掛高曬乾才能成傳統的麵線。

台北的麵線羹以蚵仔及豬大腸食材為主。

麵線譽為吉祥吉利的食物,每逢喜宴、生辰和婚禮,台灣人喜以麵線作囍麵及壽麵,有添福添壽之囍意。台灣也有傳統民俗說法,如果諸事不順、病癒出院或剛離開監獄,台灣人也喜以吃豬腳麵線,有消災解厄去霉運之意思。

北部的麵線羹口味多以蚵仔(蠔)、豬大腸、豬血和蝦仁作料; 南部則喜歡以魚漿、肉羹(豬肉)和香菰烹製,湯汁多以豬大骨和柴魚熬製。麵線本身主要以麵粉製成,煮熟的麵線會黏黏稠稠,加上用太白粉或地瓜粉勾芡後,讓麵線更成濃稠糊狀,所以麵線羹又稱麵線糊。麵線也可以用麻油、醬油膏或苦茶油乾拌,而馬祖有名的老酒麵線,就以中藥熬湯加上在地老酒,成為另一道特色風味的麵線美食。

不同族群有不同的生活習慣,隨着經年累月的融匯及演變,相對造就了今天的台灣,擁有多元化囗味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