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等巨頭公司有份資助「國際生命科學研究所」。

有研究顯示,現今中國成年人的超重和肥胖率,是1991年的兩倍多,近五分一的城市兒童存在肥胖問題。

隨着兒童肥胖逐步引起重視,中國開始提倡鍛煉減肥。這在一個兒童肥胖率驚人的國家,這似乎是改善國民健康的可貴一步。但隨着《英國醫學期刊 (BMJ)》、《紐約時報》的相關報道,令人關注的焦點是:倡議及強調鍛煉是減肥最佳方式的官方專案,均未提及減少高熱量垃圾食品和含糖飲品的重要性。如今,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垃圾食品和含糖飲品,無處不在。
記者:張斌    互聯網圖片

幕後行動轉移焦點
最新研究指出,究其因由是有一個由各大零食業巨頭資助的國際組織,一直影響中國政府在飲食相關疾病方面的科學和公共政策,讓當局忽略提醒減少攝入高熱量食品和含糖飲品的重要性,從而令兒童不會減少購買及進食零食飲品。

研究由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家、社會科學家、中國問題專家葛蘇珊(Susan Greenhalgh)撰寫,分別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 (BMJ)》與《公共衛生政策期刊》。它指出,包括可口可樂在內的多家跨國食品公司,正通過一個名為「國際生命科學研究所(International Life Sciences Institute)」的組織,與中國官員建立聯繫,以避免當局推行食品監管和碳酸飲品徵稅運動,同時資助舉辦多項「全國性健康活動」,讓民眾聚焦在運動鍛煉,忽略高熱量食品的危害。

上海的可口可樂博物館。

這個簡稱「ILSI」的組織遍佈全世界,總部設在華盛頓,由零食業的許多巨頭資助,包括雀巢、麥當勞、百事可樂、百勝(Yum Brands)和可口可樂。它有17個分部,大多位於墨西哥、印度、南非、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對外宣傳自己是科學家、政府官員和跨國食品公司之間的橋樑。「ILSI」在中國的地位之高、能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公。但組識中國辦事處主任陳君石稱,組織向來同時強調鍛煉與均衡飲食的重要性,活動「是基於科學,且不受任何企業的影響」。

消費者自行選擇
據葛蘇珊表示,在中國,「ILSI」從90年代後期開始組織肥胖主題會議,支付與會中國科學家的行程費用,幫助打造旨在解決該國肥胖流行的全國性健康活動。中國的公共衛生倡議,幾乎一向側重鍛煉,甚少提及減少熱量攝入、或減少攝入加工食品和含糖飲品的價值,很多專家表示這對於減少、保持體重和改善健康必不可少。

部份中國營養學家對此事,為「ILSI」支持的研究人員的誠信辯護,他們認為這些跨國食品公司,只是強化鍛煉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的觀點,而這一觀點一直受中國的支持。「不論是何種食品,都只是一件產品。沒有強制大家消費。」的確,這就和金錢無罪論是一樣的,產品就是產品,是人的選擇造成後果。葛蘇珊的研究認為,食品公司影響中國衛生系統的營養指導和健康指導的決策。其實交由消費者判斷選擇,才算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