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土地稀缺,政府研究開發市區的地下空間,在經過首輪諮詢後建議優先在九龍公園建「地下城」,包括5層地庫,創造約2.3萬平方米的室內公共空間、社區設施及行人通道,部分地面道路如海防道的平均行人空間會增加近九成,但代價是約四分一公園範圍需要封閉至少3到4年施工,若分期發展,受影響時間更會長達6至7年。土木工程拓展署和規劃署展開了「城市地下空間發展:策略性地區先導研究」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

土木工程拓展署和規劃署建議在九龍公園地下建5層地庫,提供額外2.3萬平方米空間,打通尖沙咀地下通道。

諮詢文件解釋,由於九龍公園的地下空間發展方案具備紓緩該區迫切需求,例如擠迫的行人環境及提供額外空間,當局參考了日本的「綠洲21」及法國的「巴黎大堂」兩個例子,認為與九龍公園的地理背景及發展性質類似,故建議優先發展九龍公園地下空間。

30%作零售餐飲用途

九龍公園概念方案包括建造多用途的地下空間,當中40%空間用作行人通道、社區設施和公共空間;30%作停車場;30%作零售及餐飲設施。

尖沙咀核心區商業樓面短缺,舖位租金高企,地下城劃出30%作零售、餐飲設施,以目前尖沙咀海防道、廣東道一帶舖呎租動輙數百元計算,料九龍公園地下城的零售舖租亦會有吸引力。同時,九龍公園地下開拓3段行人通道,包括2條連接彌敦道至九龍公園徑,以及1條連接柯士甸道至海防道的通道,打通海防道、柯士甸道、彌敦道及尖沙咀港鐵站。

樹木徑荷花池將消失

署方會致力減少發展地下城對公園的潛在影響,公園內的鳥湖等不受影響。

署方在擬定九龍公園概念方案時已作多方面考慮,以提供多元空間,並提升區內暢達性及優化步行環境。署方亦會致力減少發展地下空間對公園的潛在影響,建議發展範圍只佔公園面積約四分之一,主要接近海防道範圍,多個花園、樹木研習徑、荷花池等均會消失;公園內的游泳池、中國花園、古樹名木、文物建築及鳥湖等不受影響。擬議的概念方案亦包括在地下空間發展完成後,把九龍公園的園區優化,以構建一個可持續的綠色公園。

文件又指出,現時由金巴利道步行至廣東道,經海防道需步行約850米;發展地下空間後,經隧道只需步行約500米。至於海防道的平均行人空間,則會由現時每人約1.8米,增至發展地下空間後的3.4米,增幅近九成。

港府將展開為期3個月諮詢,冀公眾在8月21日前就九龍公園地下空間發展方案提供意見。

該研究於2015年6月開展,旨在探討四個策略性地區,即尖沙咀西、銅鑼灣、跑馬地以及金鐘/灣仔的地下空間發展潛力。第一階段公眾參與活動於2017年2月完成。結果顯示,市民普遍認同適當利用地下空間和提供全天候行人網絡,可以紓緩街道上過度擠迫的步行環境和改善行人的連接性,亦可透過整體規劃為社區提供多元化及有利民生的用途/設施。在四個策略性地區的概念方案中,該研究建議優先推展尖沙咀西的九龍公園概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