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孝篤親公所2002年換旗

走在海外唐人街,常會見到一個特殊景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與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一同迎風飄揚,它們由不同華人組織掛起,兩面旗幟之間可能僅相隔數米窄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兩面代表「中國」的紅旗在海外華人間的拉鋸戰仍在持續。

2018年8月,紐約華人僑社溯源公所升起了五星紅旗,取代此前飄揚近一個世紀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這一決定在紐約唐人街引起了軒然大波。

「歷史潮流變了。」溯源公所主席方彥華這樣解釋換旗。

紐約中華公所插著美國國旗星條旗以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76年前,方彥華在廣東開平出生。在他看來,青天白日滿地紅如今代表的是台灣,或是國民黨,並不代表中國。「我是中國人啊,所以我支持中國,」他對BBC說。

幾乎每天,方彥華都會在位於曼哈頓下城的溯源公所裏搓幾圈麻將,解答僑民們五花八門的問題。類似的僑團在紐約有數十個,為華人移民提供社區服務,包括教授中英文課程、仲裁糾紛、維護華人權益、組織敬老和慈善活動等。近20年來,許多來自中國廣東的新移民加入了溯源,大部分活躍會員介乎60至80歲。

兩面代表「中國」的旗幟在海外唐人街共存,而此消彼長,多少反映着海外華人移民身份認同的逐步演變,中國大陸的崛起、來自大陸的移民人數顯著增加、台海局勢都是背後的關鍵因素。

換上五星紅旗漸成主流

「換成五星紅旗,是為了追隨自己的故鄉,沒有政治意味,」溯源公所的另一位主席鄺俊廩對BBC說。今年73歲、來自廣東台山的他以母親來比喻五星紅旗所代表的中國。「你當然跟着阿媽,我們都是她養大的。」那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呢?「都是奶奶了,老一代。」

在掛起五星紅旗的溯源公所對面,中華公所插着美國國旗星條旗以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中華公所在1883年成立,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華人社團。1911年,孫中山曾在中華公所演講,公所內至今還高掛着他的大幅肖像。

中華公所為傳統僑團之首,以往,公所主席被外界稱為「華埠市長」。在紐約唐人街,中華公所旗下有會址的40個僑團中,其中13個掛五星紅旗,22個掛青天白日滿地紅,其餘的掛會旗。溯源也是隸屬中華公所的僑團之一。

對於換旗,中華公所主席伍銳賢並不認同:「大家追求的政治理想不一樣。」

溯源公所大樓改掛五星紅旗。

「他們說換旗是大勢所趨,但我們不這麼認為,」 伍銳賢曾在受訪時表示,換旗現象近年來頻發,是由於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逐漸在僑社中掌權。70歲的伍銳賢是廣東台山人,生於1949年10月的他笑稱自己「比中華人民共和國年輕3日」。他在香港長大,在1970年移民美國。

就像主張換旗的一派對青天白日旗沒有情感依托,伍銳賢說,五星紅旗對他毫無情感意義。「在我心目中,中國國旗就是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他對BBC說。他自稱「一生追隨三民主義」,支持中華民國的理念,並不認同中國大陸。

美國唐人街社團易旗並非前所未見,在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時,共有10個紐約華人僑團易旗,表達對北京政權的支持。1979年1月5日,《紐約時報》一則報道的標題為「唐人街就美國承認北京政府選邊站隊」,講述中美建交在紐約唐人街引發的爭論。

如今,變化正以更悄然的方式逐漸發生,近年來舊金山、紐約都有多家傳統僑社更換旗幟。

62歲的陳衛平早年從廣東移民香港,90年代初移民美國。他預測,五星紅旗在紐約唐人街將漸成主流。「十年八年內,紐約僑團的五星紅旗不是單一飛,而是滿天飛。」

在換旗爭議中,「一個中國」似乎成為兩面紅旗的支持者之間的最大公約數,儘管他們對中國的詮釋南轅北轍。

美國唐人街一直是北京和台北政治拔河的戰場。每逢農曆新年,駐美國台北經濟與文化代表處,即中華民國駐美國實質大使館的官員會出席首都華盛頓唐人街的盛大新春遊行。去年,中國駐紐約領事館副領事邱艦出席了溯源公所換旗後的首次升旗儀式。「海外僑胞都是炎黃子孫,中華文明與祖籍國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分裂國家的行為得不到僑胞認同,」邱艦當時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多個海外華人社團具爭議性的換旗,是以民主投票決定的。

換旗前,溯源公所舉行了全體會員大會,共有90多人投票支持換旗,3人反對。溯源共有700多名會員,方彥華說,由於很多人年事已高,不方便到場。而公所未有規定最低與會人數要求。

溯源易幟後,曾有人持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公所門口抗議。方彥華說,「不會阻撓抗議者。美國是民主自由的土地,說什麼都可以,只要不犯法。」

美國華人博物館館長姚南薰土生土長於法拉盛,她還記得,70年代第一次在曼哈頓唐人街看到兩面紅旗時的困惑。她認為,近年來的換旗並未出於簡單的政治動機,而是經過面面俱到的社團內部討論,反映着美國華人的獨特文化和身份認同。

「兩種旗幟都飄揚在紐約唐人街,代表着有不同身份認同的移民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