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4月7日發表題為《新舊科技到目前為止如何影響烏克蘭戰事》的文章,作者是凱爾西·亞瑟頓。全文摘編如下:

俄羅斯對烏克蘭使用的武器是為了未來在西歐與北約開戰而設計並製造的,然而與北約的這場戰爭並未到來。T-72坦克在俄羅斯的進攻和烏克蘭的反攻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這款坦克決不是兩國以對方為打擊目標而設計的,而是雙方從蘇聯接手的戰爭機器。在設計和部署戰爭機器上所做的選擇可能影響到幾十年後發生的衝突。

歐洲國家為烏克蘭提供的武器包括蘇聯製造的防空導彈,如今這些導彈用來對付原本要和它們協同作戰的直升機。本來用於突破北約防線的火箭炮如今正在烏克蘭境內相互開火。

這些火箭炮給城市帶來了毀滅性影響,特別是對嚴重受困的烏克蘭城市馬里烏波爾而言。

可以說,沒有哪種武器對戰爭的影響能與核武庫相提並論。俄羅斯的武器庫中仍有非戰略性質的戰術核武器,美國已向北約成員國通報了在俄方動用這類武器情況下的應急預案。出現這種情形的可能性儘管不大,但不能完全排除。這類武器為應對上世紀50年代的戰略交鋒而研發,至今依然存在。冷戰結束後,數千枚戰術核武器在上世紀90年代初退役,但此後進一步削減這類武器的行動受阻。

烏克蘭用現有的飛機來展示現代戰爭的新特點——無人機能夠指導炮擊並直接發射武器,在戰術飛行中贏得細微的優勢。

無人機通過記錄戰鬥視頻——隨後視頻在民眾中傳播——還可以影響人們對戰爭的看法。

未爆炸的炸彈、炮彈和地雷在戰爭期間和戰後給人類生命構成持久的威脅。清除爆炸物的工作可能要等到停火之後。到那時,假如俄羅斯仍控制著烏克蘭領土,我們或許會看到俄羅斯的“天王星”-6排雷機器人。【編輯:陳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