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华强北“一米柜台”:芯片价格大涨背后 暴富的只是少数人

“深圳芯片涨得比房价还快”“半年挣出一套香蜜湖豪宅”“业务员月薪超十万”……最近,华强北再次因为“造富”故事站上风口浪尖,这一次的主角是芯片。

苹果看好折叠屏 折叠iPhone或将登场

关于苹果将推出折叠屏手机的风声再起。苹果供应链近期爆出消息,相关样品已送至富士康、新日兴等厂商进行测试。

100天整,1公里+,祝融号传回新影像

  上图近期火星车拍摄巡视区全景影像。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祝融号火星车移动节点和里程。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金银纪念币正背面图片。 新华社发(中国金币总公司供图)   日凌示意图。 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环绕器拍摄火星车行驶轨迹。 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8月30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祝融号火星车在着陆点以南方向累计行驶1064米。目前火星车状态良好、能源充足,将继续按照“七日一周期,一日一规划,每日有探测”的高效探测模式,向南部的古海陆交界地带行驶,以获取更丰富的科学探测数据。 环绕器在轨运行403天,距地球约3.92亿千米,于8月24日使用高分辨率相机对着陆区域成像,获取了1米分辨率影像,图像中火星车行驶轨迹清晰。 目前,地火距离逐渐趋于最远(约3.95亿千米),9月中下旬,地球、火星将运行至太阳的两侧,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探测器将进入日凌阶段。日凌期间,受太阳电磁辐射干扰的影响,器地通信中断,环绕器和火星车将转入安全模式,停止探测工作。日凌结束后,环绕器将择机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同时兼顾火星车拓展任务阶段的中继通信。 8月30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满100天之际,国家航天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在京举办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金银纪念币发行仪式,以纪念我国成功迈出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的印迹,成为世界首个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的国家。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中国金币总公司董事长牟善刚致辞。 仪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副局长陈建新宣读发行公告,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发布火星探测任务进展信息,与会领导专家共同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金银纪念币样币揭幕。中国金币总公司向国家航天局捐赠了证书编号为“2021”的一套金银纪念币。 吴艳华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值此重大历史时刻,值此重要工程节点,国家航天局联合央行、金币总公司,发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纪念币,是科技与文化,航天与艺术的有机融合与交相辉映,有利于铭刻历史性成就,有利于激励航天全线奋勇当先,有利于掀起全国创新创造的热潮。 牟善刚表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是党和国家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中国航天精神的充分展现,值得以国家法定货币的形式加以记载和纪念。纪念币的发行,能够为传承灿烂悠久的中国货币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实现航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彰显我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和永续发展的大国责任担当。 纪念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共3枚,包括金币2枚、银币1枚。正面图案均为中国行星探测标识,并刊国名、年号“2021”,背面图案分别以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绕、着、巡”为主题,并刊“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天问一号”及面额。纪念币将浩瀚太空浓缩于方寸之中,让航天器跃然金银币面之上,运用写实与写意相融合的设计手法,采用镜面、喷砂、多层次喷砂等经典造币工艺,是科学与美学的结合,具有重要纪念意义和艺术价值。 本次发行的纪念币,是中国第7套航天题材金银纪念币,此前,中国航天创建40周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探月首飞成功、首次太空行走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通运行、首次落月成功等重大航天事件,都曾发行贵金属纪念币,铭记中国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表现航天人的科学梦想与奋进姿态,彰显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浪漫情怀。 承印人:環球電視臺 地址: 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

柔性织物显示技术让衬衫瞬间变屏幕

  你能想象在穿的衣服上收发讯息、地图导航、浏览信息吗?这样的科幻场景由我国科学家实现了。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这一世界领先成果3月11日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主刊上发表。   这是一件普通校服,通电之后校徽图案就可被点亮。秘诀就是这些最细的直径不到半毫米的线,可以织进不同衣服,并形成一个特殊的织物显示系统,让衬衫变身电子屏。这种像衣服一样超级柔软的显示技术,是复旦大学彭慧胜、陈培宁团队深耕10余年的成果,目前已在一些日常生活领域推广。 从稳定发光到构建织物显示系统,彭慧胜团队又研制出两种不同功能的纤维,在织物编织中两种纤维作为经纬线,在每个交叉点形成发光单元,类似于电脑显示器的一个个像素点,从而形成动态显示效果。同样神奇的是,它还可经过上百次洗涤而性能不减。

微軟闢謠“斷供”中國用戶

微軟方面於8月10日表示:“近日某些個別社交媒體對微軟服務條款全球性更新的謠言,不符合事實。我們為中國使用者提供服務的承諾堅定不移。”

字節跳動回應堅守全球化願景

美國時間8月2日晚間,微軟在其官網發佈消息稱將重啟收購 TikTok 北美業務的相關討論。

中国自主品牌北斗三号提前半年完成 争科技主导权不再受制于人

在中国和美国加强争夺科技业主导权之际,中国打造的自主品牌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开通全系统服务。

大部分手機都用到了北斗導航

平常用手機導航時,有時會收到「GPS訊號弱」的提示,不少人好奇:我什麼時候才能用上北斗導航系統呢?

現代將量產飛天電動車

韓國汽車製造商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6日宣布,將為叫車服務巨擘Uber準備在2023年推出的空中共乘網絡,量產垂直起降飛天電動車。

2020年機械人已不是幻想

在諸多科幻作品中,2020年代表着那個遙遠的、一切皆有可能的未來:汽車可以在天上飛,人的意識可以在互聯網中遨遊,到處都是情商智商均線上的機械人,虛擬和現實纏繞在一起……

最近要聞

古董珍玩、書畫等中國北京集中亮相 趙孟頫小楷《臨黃庭經》百年首現

趙孟頫小楷《臨黃庭經》、黃胄《庫爾班·吐魯木大叔》、永樂青花花卉紋雞心碗、57顆天然滿綠翡翠珠配紅寶石及鑽石項鍊……古董珍玩、書畫、古籍、現當代藝術珍品6月7日-13日集中在中國北京亮相。

今日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