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多國填海造島效益參差
填海造島在世界上不鮮見,其中丹麥政府的首都哥本哈根人工島計劃,與港府施政報告的「明日大嶼」有異曲同工之處,也是為增加土地、緩解人口居住壓力和樓價過高問題,未來人工島可容納3.5萬人,規模遠逊「明日大嶼」,預計半世紀後才完成竣工。其他如荷蘭、阿聯酋、日本等也有建人工島經驗,同樣面對技術難關、成本風險以及氣候變化衝擊,令建人工島猶如一場人類對大自然的豪賭。
記者:盧沛立 互聯網圖片
丹麥政府在和哥本哈根市政府,本月初也就是在香港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前一周,公布類似的人工島計劃,核心項目是在哥本哈根的雷夫沙爾島建設名為「Lynetteholmen人工島」,並通過填海和海底隧道連接諾德哈芬(Nordhavn)。新島區可提供2萬間新宅,容納3.5萬人,同時建一條海道和地鐵連接其他區,工程將在2021年展開,2035年前完成第一批房屋,整個計劃會在2070年完成。
預計234億港元 當局難估未來金額
首相拉斯穆森估計,整個計劃約耗資200億丹麥克朗(約243億港元),但他強調目前難以準確估計數字,會利用都內其他建築計劃的剩餘物料以降低成本。當局亦會再花2年時間研究計劃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島內基建的細節問題。
其實,這個計劃是丹麥首都2030年規劃的一部分,目標是25%的新住宅為中等收入人士可以負擔的居所,人工島同樣也面對海平面上升和氣候問題,當局冀望新人工島本身可抵抗不穩定天氣,也可為城市提供防洪作用。三面臨海的丹麥,是一個有填海造島傳統的國家,也是提倡環保的先進國家,在填海與環保問題上,一直用創新科技去平衡兩者矛盾,延續其童話之國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不少國家在城市規劃的取經對象。
築海之國荷蘭 應對減少破壞環境
在西歐國家中,位於海平面下的海岸國家荷蘭,有築於海上的國家之稱,長年斥巨資與水爭地,該國七分之一土地是填海、填沼澤和圍湖而來,且擁有全球面積最大的人工島弗萊福圩田(Flevopolder)。該島在1968年建成,面積達9.7萬公頃,人口約35萬。它不是填海而成,而是圍海造地,先將水抽乾再翻地播種,因此該島位處海平面以下。
此外,荷蘭自1997年起建設「IJ堡」,計劃興建10個人工島,目前已完成6個。最新一期計劃預計2020年完工,將創造82公頃的土地,提供約6,500幢房屋。除了居住用途,荷蘭還打算建島解決電力問題,斥資29億歐元在北海中部建設全球最大的風力發電場。
荷蘭長期造島,環境破壞一直受當地環保團體詬病,因此也致力研究新技術如「水上浮屋」、「漂浮農場」等,減低對生態環保的影響。浮屋原理類似船屋,可隨水平面升降而改變,藉著插入水底的樁柱支撐房住,令住戶不會感到搖晃。此法可適應低窪的地理環境,而不需要大幅改變生態環境。
不過荷蘭最初填海和築海堤,不是為了安置人口,而是防禦海浪對國土的侵食,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在長期的改造過程中,亦付出沉重代價,雖然荷蘭有世界上最好的填海專家,以及豐富的經驗和技術,但一些填海的後遺症開始浮現,一些問題也並不容易輕易解決,故荷蘭近年減慢了填海的速度,其經驗和教訓也被其他國家所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