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ofo共享單車上周一(17日) ,已開始接受用戶押金退款登記,當天位於中關村互聯網中心5樓的ofo總部,排滿申請退款的用戶,人龍從總部排到樓下數百米遠,附近交通一度出現阻塞,仿如「春運搶車票」。
記者:張斌   互聯網圖片

ofo翌日調整退款方法,用戶只能透過公司軟件程式收回押金,截至上周三(19日),押金退款支付寶賬戶排隊者逾1,100萬人。若每天約有萬人成功退款計算,不計後增的排隊人數,退回千萬人的押金,也需時逾3年。

創始人戴威不逃避
ofo的押金分兩種,舊用戶99元人民幣(下同),新用戶199元,若各佔一半,需退還的押金總額高達16億元,實是不能承受之重。今年7月的統計資料顯示,ofo活躍用戶約有2,700萬人。

共享單車OFO始創人戴威,表示對應付的款項,絕不逃避。

深陷押金擠兌(提)、供應商欠款等危機的ofo創始人戴威,曾對員工發放公開信稱,從去年底到今年初,未能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作出正確的判斷,公司今年一整年背負巨大的現金流壓力。退還用戶押金、支付供應商的欠款、維持公司經營,一塊錢要作三塊錢用。對於供應商欠款和用戶押金退還等問題,戴威表示,「不逃避」,「為所欠的每一分錢負責,為每一個支援過我們的用戶負責!」公開信沒有平息事件,反而激發網民一面倒的抨擊。

最後一公里的需求
申請押金退款人龍的出現,對ofo而言,只是不祥之兆的變現而已。圍繞ofo對押金使用、退款及經營模式問題,早已被不斷質疑。但在「新業態」及「新四大發明」風口之上,投資人和創始人都瘋狂起來。包括ofo及摩拜等一眾共享單車創業者所做的事情,確實看準了「最後一公里」的市場需求。但整個社會的平均道德水準,決定了共享單車用戶的使用行為,正是這種使用行為,讓共享單車創業企業的邊際管理成本,變得無法預期至無限擴大,致使最後管理失控。

大批用戶上周到Ofo的總部辦理退還押金的手續。

失控帶來的後果,就是各地湧現不斷的「共享單車墳墓」。即便如此,無盡的瘋狂仍沒法讓它們停下。「誰活到最後,誰就贏」這樣的信念,使後續投資者不斷進場,將這個創業神話,吹成一個巨大的泡沫,共享單車市場變成一場耐力賽。實際上,能支撐企業在這場耐力賽堅持下去的,除了不斷入場的風險投資外,更重要的是用戶押金的注入和沉澱。


泡沫爆破之時
在早前的《共享單車敗局啟示錄》文章,說明共享單車靠租金無法持續運營。那麼,在共享單車市場發展的這段長時間內,經營者對市場經營模式、風險所在已有清晰的認識,是甚麼令經營者鍥而不捨地經營?是用戶的押金。換句話說,現在的共享單車業界僅有的盈利模式,就是挪用用戶的押金。中國有句俗語「用一塊錢賺另外一塊錢很難,但用一億賺另外一億卻很簡單。」正是如此,鉅量的押金使資本運營變成可能。這實際上是「不能說卻大家都知道的秘密」。

截至上周三退款支付寶賬戶已有10682982人排隊。

但這樣的模式,基於對經營者的信任。一旦有消息表示,經營者資金鏈出現問題,必然會引起大規模的「擠提」。這對經營者來說,無異直接宣判死刑。若此次ofo押金排隊擠提潮,無法妥善處理,它的死亡不會令人意外。而ofo的競爭對手,摩拜單車,早在今年7月5日,宣布在全國實行無門檻免押金政策,無疑規避了風險,為共享單車的發展,留下一些希望。押金擠提風起之時,就是共享單車的泡沫爆破之日,希望最後不是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