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酒文化的發祥地,穀類釀成酒,始於殷。而用來盛酒的青銅器皿也盛行此時。殷商時代的青銅酒器形制豐富多樣、造型獨具匠心、美輪美奐。各式各樣青銅酒器,不免讓後人驚嘆于古人想像豐富的創造力。而酒文化與青銅文化交融悠悠綿長,更為中華民族文化留下了深厚的積澱。


一般認為爵是可以用來溫酒的飲酒器。青銅爵始見於二裡頭文化,盛行于商代,一直沿用到西周中期。爵在祭祀中用於歆和祼。以香氣享神曰“歆”,加熱後,爵內鬯酒的蒸汽香味濃烈,鬼神樂於享用。在祭祀中,爵內鬯酒通過前端的流澆灌到地上稱為“祼”。


溫酒器,也被用作禮器,通常用青銅鑄造,三足,一鋬(耳),兩柱,圓口呈喇叭形。


(讀作”孤”),是漢族古代一種用於飲酒的容器,也用作禮器。圈足,敞口,長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現為喇叭狀。觚初現於二裡崗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見。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盉是中國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用水來調和酒味的濃淡。盉的形狀較多,一般是圓口,深腹,有蓋,前有流,後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有鏈相連接。青銅盉最早出現於二裡頭文化時期(即夏文化),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戰國。中國古代青銅器從商代晚期開始,造型特點是敦厚凝重,裝飾繁複,圖紋威嚴神秘,西周大致秉承商代舊制而略有變化。隨著王權衰落,禮崩樂壞,青銅禮器中逐漸透出一些令人輕鬆的氣息,舊有的神秘、莊重與沉悶漸漸隱去,而新的有創意的造型和紋飾,一步步走向百姓生活。


觥是中國古代盛酒器。流行於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橢圓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帶蓋,蓋做成有角的獸頭或長鼻上卷的象頭狀。有的觥全器做成動物狀,頭、背為蓋,身為腹,四腿做足。且觥的裝飾紋樣同犧尊、鳥獸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將其誤以為獸形尊。然觥與獸形尊不同,觥蓋做成獸首連接獸背脊的形狀,觥的流部為獸形的頸部,可用作傾酒。


罍(léi)是中國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體量略小於彝(yí),罍(léi)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léi)出現于商代晚期,而圓形罍(léi)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從商到周,罍(léi)的形式逐漸由瘦高轉為矮粗,繁縟的圖案漸少,變得素雅。

今作樽,是商周時代漢族的一種大中型盛酒器。青銅器,尊的形制圈足,圓腹或方腹,長頸,敞口,口徑較大。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時期,春秋後期已經少見。

方彝(yí)是中國古代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方彝(yí)的造型特徵是長方形器身,帶蓋,直口,直腹,圈足。器蓋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頂形,圈足上往往每邊都有一個缺口。

中國古代青銅器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有獨特地位。青銅器起于夏,現已發現的最早的銅制酒器為夏二裡頭文化時期的爵。商周時期,青銅的冶煉業作為生産力的標誌而達到高峰,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到春秋沒落,商周的酒器的用途基本上是專一的。【編輯:莫兮】

承印人: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址: 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