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日,針對上海市民對於歐美地區毒株BQ.1和XBB傳入的擔心,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袁政安表示,目前上海所發現的奧密克戎BQ.1和XBB毒株,僅在極少數入境隔離人員中檢出,尚未在社會面上造成本土傳播。

目前未發現有境外輸入毒株的本土傳播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副主任淩雲表示,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作為上海收治入境確診病例的定點醫院,按要求對於輸入性病例實行嚴格閉環管理,符合出院標準後予以解除隔離,目前未發現有境外輸入毒株的本土傳播。

此前,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12月20日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BQ.1和XBB是奧密克戎新的變異分支。國際上,在一些歐美國家已經逐漸顯示出,它們是優勢毒株,主要表現為傳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但其致病力和奧密克戎其他系列變異株沒有明顯區別,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這些國家沒有顯著增加。

許文波還表示,其實BQ.1和XBB已經傳入中國,中國近三個月以來已經監測到BF.7、BQ.1、XBB傳入中國,一共有130多個奧密克戎的亞分支輸入中國,同時這50個亞分支引起關聯的本土病例或者爆發流行,包括BQ.1和XBB,其中9個省49例病例中檢出BQ.1及其亞分支,在3個省11個病例中檢出XBB亞分支。整個BQ.1和XBB在中國尚未形成優勢傳播(目前還是以BA.5.2、BF.7為主),但其傳播優勢會逐漸增加,和BA.5.2和BF.7,以及其他50多個輸入的亞分支,可能會形成一個共循環。

變異毒株有什麼特點?是否致病性更強?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此次監測到的25例奧密克戎亞型毒株XBB家族中,有3例XBB.1.5,同樣都是境外輸入病例,未造成本土傳播。不過近日,奧密克戎新變種XBB.1.5在美國迅速蔓延,引發網友關注。那麼,這個毒株有什麼特點?是否致病性更強?是否會導致二次感染?

在奧密克戎家族中,BQ系列亞型毒株屬於BA.5分枝,近期引發關注的XBB系列毒株則是BA.2衍生的BA.2.75和BJ.1亞系的重組體。

2022年6月,奈及利亞感染者中首次發現BQ.1變異株。9月,BQ.1及其衍生的子代亞分支開始在歐美國家流行,占比逐月升高,10月中旬在日本和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和地區逐漸開始流行。

除了BA.2中發現的突變外,XBB亞變體的刺突多出了14個突變,其中5個在N端結構域(NTD),9個在受體結合結構域(RBD),而XBB.1還有額外一個的G252V突變。

短短一周,美國XBB.1.5感染比例翻了一倍

隨後,名為XBB.1.5的奧密克戎亞型毒株在美國紐約被發現,並迅速橫掃美國。2022年12月13日,《Cell》雜誌線上發表了哥倫比亞愛滋病專家何大一團隊對奧密克戎亞型毒株BQ和XBB家族的最新研究。該研究發現,BQ和XBB系列變種距離奧密克戎BA.5的距離,比奧密克戎BA.5距離初代奧密克戎毒株的距離還要遙遠,其抗原漂移或轉移的程度(即變異程度)與最初的奧密克戎毒株相當。

據海外網消息1月1日消息,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等美媒報導,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表示,奧密克戎新變種XBB.1.5在美國迅速蔓延,目前,40%的新冠確診病例感染了這種新變種,高於前一個星期的20%。在東北地區,約75%的確診病例感染了XBB.1.5。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呼吸道病毒部門主任芭芭拉表示,沒有跡象表明XBB.1.5會比其他奧密克戎變種導致更嚴重的疾病。雖然全美各地的新冠住院率總體在上升,但美國東北地區的住院率並沒有出現增長。

在截至1231日的一周,XBB.1.5占美國新冠病例的比例為40%

與其他奧密克戎毒株相比 無跡象表明XBB.1.5會引發更嚴重疾病
近日,一張稱XBB.1.5毒株攻擊消化系統建議囤藥的截圖廣泛傳播,截圖中提及的諾氟沙星、蒙脫石散隨後登上熱搜引發討論。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表示介紹,BQ.1和XBB的致病力與奧密克戎其他系列變異株沒有明顯區別,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國家也沒有增加。

對此,上海市兒童醫院藥學部副主任李志玲也在接受媒體時表示,部分新冠感染者確實有嘔吐和腹瀉的症狀,通常1-3天可以自行緩解。治療腹瀉更重要的是防止脫水和水電解質紊亂,蒙脫石散應在特定情況下使用,盲目使用反倒添亂,囤藥更是沒必要。

或是史上免疫逃逸最厲害毒株 但傳播能力或無顯著改變
除了致病性之外,有關新毒株能否通過疫苗誘導和自然免疫保護,也是最被關注的問題。

鑒於XBB.1.5擁有F486P突變,能夠使其更好與細胞結合,它比其他毒株更容易突破人體的免疫防禦系統。何大一團隊對奧密克戎亞型毒株BQ和XBB家族的最新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研究人員對比分析了接受三劑或四劑原始新冠疫苗的人,三劑原始新冠疫苗後接種奧密克戎加強疫苗的人,以及在接種後因BA.2或BA.5毒株而發生突破性感染的人的血液樣本。結果發現,新冠疫苗及既往感染者血清對BQ.1、BQ.1.1、XBB和XBB.1的中和能力明顯下降,針對BQ和XBB的中和滴度分別降低了13-81倍和66-155倍,但並非完全免疫逃逸。這意味著,XBB等亞變體的增加可能進一步損害當前新冠疫苗的保護效力,導致突破性感染和再次感染激增。

XBBBQ.1.1刺突突變示意圖

研究人員還進一步通過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技術(SPR)分析發現,BQ.1,BQ.1.1刺突與ACE2結合能力和BA.4/5相當。而XBB和XBB.1刺突與ACE2的結合能力相對於BA.2略有下降,可能是由於位於受體結合結構域(RBD)的頂部F486S和R493Q突變導致。研究人員總結道,SPR分析沒有提供證據表明新變種的增加是與ACE2結合能力更高導致。

由此,BQ和XBB系列逐漸成為全球的頭號流行毒株可能是因為其具有更強的免疫逃逸能力,而不是傳播能力更強。不過,另一項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的研究同時顯示,XBB變體比早期版本的奧密克戎更具傳染性。

接種異種類型疫苗加強針更優 小分子藥物仍有療效
12月31日,美國免疫學家、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發展管理局(BARDA)前主任裡克·布萊特也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在XBB毒株感染方面,新加坡的經驗令人鼓舞”。他表示,在此前因XBB引發的感染浪潮中,儘管新加坡的感染病例激增,但沒有看到相應的住院和死亡人數大幅增加,“我們認為這是因為新加坡有更多的人接種了最新的疫苗和奧密克戎加強針。”

這也是多位專家們一致認同的“最重要的事情”,即接種奧密克戎疫苗加強針,以增強免疫系統對抗新毒株的能力。【編輯:王京】

編輯出版發行人:環球新聞時訊報
社  長:魏月童
承  印: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  址: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