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沙塵暴又來了

【本報訊】北京市氣象臺星期一(4月10日)晚上升級發佈沙塵暴預警信號,將藍色調高至黃色,當晚北京城區被黃沙籠罩,大部分地區最低能見度小於1000米,被線民形容是戴口罩也遮不住的“吃土感”。

經過一晚沙塵洗禮,北京星期二空氣品質陷入最高一級的嚴重污染水準,大部分地區PM10濃度破千。當地媒體報導,城市副中心減河綠道附近的能見度只有一公里左右。

由於沙塵天氣影響,地面上光線看上去就少了紅色,總體顏色偏藍,北京上空還出現了沙塵天氣中常見的現象——“藍太陽”。

 “沙塵暴”是什麼滋味?
沙塵暴是指強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很混濁,水準能見度小於1000米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具有突發性和持續時間較短的特點。

作為風蝕荒漠化的標誌,沙塵暴天氣主要發生在冬春季節。冬春季半乾旱和乾旱區降水甚少,地表極其乾燥鬆散,抗風蝕能力很弱,當有大風刮過時,就會有大量沙塵被捲入空中,形成沙塵暴天氣。

面對沙塵暴的捲土重來,已經有過多次備戰經驗的北方線民忍不住吐槽:“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色號”,“這沙塵量,仿佛老天爺在賞土吃”。

從視覺上,近在咫尺的北京國貿和鳥巢,都看不清了。從感觀上,有線民表示“好幾天早上是被泥土的芬芳嗆醒的”。網傳圖片顯示,地鐵門口的共用單車車座上已經積了一層土,一張濕巾擦拭後卻越擦越黑,仿佛在和泥巴。

市民曬出單車上的灰土

實際上,除了北京外,新疆、內蒙古、甘肅、寧夏、陝西、天津、山東、河南、江蘇、上海等18個省區市都有揚沙或浮塵天氣。“沙塵暴或影響到江浙滬”、“上海沙塵暴”也因此連帶上了熱搜。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沙塵天氣都是沙塵暴。氣象學上,按照影響由輕到重,沙塵天氣可分為浮塵、揚沙、沙塵暴、強沙塵暴和特強沙塵暴。從上海線民回饋的資訊來看,當地沒有達到“沙塵暴”級別。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測,此次沙塵天氣範圍將進一步擴展。預計13日至14日,西北地方東部、華北等地還將出現揚沙或浮塵天氣。專家預計,北京屆時會出現一些揚沙,但強度相比此次過程減弱。

除北京外,新疆、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南、江蘇、上海等18個省區市都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圖為星期二遼寧瀋陽街頭

治理多年的沙塵問題捲土重來?
2000年以來,中國沙塵暴次數呈現減少趨勢,但近兩年的發生頻次卻有捲土重來的苗頭。目前的這次沙塵天氣過程是今年以來第八次,而常年同期沙塵過程次數大約為五至六次左右。

儘管中國近年通過植樹造林在防沙問題上取得進展,但中國林草局資料顯示,中國仍有257.37萬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和168.78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另一個更棘手也更重要的沙源地,則是鄰國蒙古國的戈壁沙漠。

戈壁沙漠又稱大戈壁。面積有13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巨大的荒漠與半荒漠地區之一,位於蒙古國和中國內蒙古之間。

資料顯示,包括兩年前的沙塵暴,近幾次中國北方出現的沙塵天氣均起源于蒙古國南部,在南下過程中,蒙古國沙源與內蒙古沙源地的沙源疊加形成。

據介紹,去年蒙古國南部植被生長狀況不如2021年,與近20年平均狀況相比也偏差。

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邱啟鴻介紹,去年冬季以來,蒙古國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沙源區植被覆蓋較差。

他說,今年3月以來,蒙古氣旋發展強盛,氣溫明顯回暖,出現較為罕見的回溫天氣。蒙古氣旋和大風是沙塵的“搬運工”,在大風條件下,沙塵多次被輸送至中國,這是今年春季中國華北地區沙塵天氣發生的最直接原因。

沙塵問題的國際治理
中國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桂海林說,沙塵暴是一個國際化的現象,不僅僅需要中國的治理,還需要國際合作。除了中國採取的措施外,還必須和周邊國家共同加強生態文明治理。

早在2002年,中日韓三國就與蒙古國合作,建立了“中日韓+蒙”東北亞沙塵暴防聯控合作模式。2011年和2013年,聯合國和中國還聯合主辦了“蒙古國防沙治沙技術研修班”和“蒙古國荒漠化防治培訓班”。

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常年也深受沙塵暴困擾,但沙塵問題在該國的改善進展不大。蒙古國仍有70%的土地面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和沙漠化,而且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有文章建議,中國不妨從一帶一路的角度對蒙古國進行投資和援助,逐步恢復蒙古國的生態平衡,減少沙塵的源頭。但戈壁沙漠自古環境惡劣,中國要對其進行大幅改造成本也相當大。

無論是國際治理還是中國治理,沙塵問題的解決都不能一蹴而就,何況專業人士也說,沙塵天氣對整個全球生態系統並非百害無一利,所以也不需要“根治”。但站在地球村的角度,恢復生態平衡,和各國展開合作,對飽受沙塵暴困擾的北京來說,是一個迫切課題。【編輯:王京】

編輯出版發行人:環球新聞時訊報
社  長:魏月童
承  印:環球電視有限公司
地  址:香港上環幹諾道西20號中英大廈14樓1401室